三言兩語話『福份』

粒子 『福份』是人所追求的,又是人所求不來的東西。通常人所理解的『福份』是錢,是名,是官,很大程度上聯係於個人的享受與個人佔有。 大法弟子的『福份』與正法是緊密相關的,是為了今天正法所造就的,所準備的。 舊勢力為了達到它們的目的,對大法弟子的方方面面都作了安排。用它們變異的理念在最艱難的時期”考驗”大法弟子。 師尊為了使大法弟子們從方方面面去破除這些也做了安排。『我也不是替你們承擔了而就要你們的東西,什麼都是我的,我也什麼都不需要。』(《在長春輔導員法會上講法》第74頁). 其實,大法弟子的『福份』全來自於師尊的給予,因為我們要在正法的今天助師世間行,纔給了我們相應的『福份』,是大法之福。師尊為我們承受了一切,又給予了我們一切卻從不要我們回報,那麼我們是否也願意做我們應做的而不求所得? 師父過著極其清貧的生活,卻將這些『福份』分攤在弟子們的名下,我覺得這不只是為了突出弟子個體的作用,而是為了讓弟子們在艱難的正法期間能真正地、更好地連成一個不破的整體,共同破除邪惡舊勢力的乾攏與所謂的安排,救度眾生,助師世間行。 這裡絕沒有什麼這是我的事,那是你的事,那邊的是他的事。大法的事就是每一個大法弟子的事,也是大法弟子們共同的事;每一個大法弟子參與正法的過程都是大法的事,沒有什麼你的、我的、他的之分。只要對大法有利,都應該主動去做。破除邪惡,講清真相是大法弟子整體的事。 邪惡之首在人間叫囂著要對大法弟子從『經濟上截斷、從精神上搞垮、從肉體上消滅』,那麼大法弟子們就從方方面面都成為一個金剛不破、堅不可摧的整體。這需耍我們手挽手,肩併肩,共同精進。大法弟子只有連成一個不破的整體,纔能從根本上徹底地破除舊勢力。『大法弟子是一個整體』是師父所講的一個法理。 大法弟子真正屬於自已的『福份』是在助師正法的過程中產生的,我覺得更確切的名字叫『威德』。其實還是來源於大法,是大法之福。(http://www.xinguangming.org)

三言兩語話『福份』 全文

如果我能夠

南竹 【光明網3月7日】序:某年月日,餘因修煉法輪功受盡迫害後流落在外年餘,夫君忽受牽連身陷囹圄。倍受摧殘出獄後,夫君來函告曰:”記得在號裡做的夢:我倆從什麼地方出來,找自行車—突然,你被一個形象猥瑣的老頭推下了路溝—我又氣又急,又想找老頭拼命—卻跳下路溝—溝裡又深又暗,長滿了各種樹木,地上是厚厚的殘枝敗葉—-我連滾帶爬找到你,抱起你—你軟軟地偎依著我,卻沒有痛苦,而是像解脫般地輕輕對我說:’又可以讓你抱我了—-我們回家,我們回家—。’我也說:’我們回家—‘當時我的心情–用任何詞彙都無法描述!——–醒來,那場景,歷歷在目;那心情,倒海翻江——,我永遠的愛人!!!我寫不下去了—–“餘讀此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特賦拙詩一首。 如果我能夠我將象你在夢中擁我一樣擁你在懷中 如果我能夠我將用纖手透過時空的距離撫你心上的傷口 如果我能夠我將用溫柔的目光脈脈地從四面八方一直一直地將你凝望 如果我能夠我想攜你的雙手與你同歸家園的永久(http://www.xinguangming.org)

如果我能夠 全文

“未解之謎”系列:肉身不腐

元慶 馨然 【光明網3月6日】元慶:馨然,新年快樂!馨然:新年快樂!元慶:一轉眼已經2003年了,恭喜你又長了一歲!馨然:怎麼不說點好聽的? 元慶:開個玩笑,女士們一般都很注重自己的年齡。馨然:犯忌了吧。小時候天天盼長大,最喜歡過年,有好吃的,還有壓歲錢,長大了以後,過年的時候常常會想起孔夫子的一句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元慶:就是光陰似箭的意思。古時候的許多人呢,也都希望自己能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衰老或者死亡。馨然:這個一般人可是做不到。 元慶:對啊,所以一些有權勢的人就希望哪怕自己死掉了,但是得想個什麼法子把這個身體永遠保存起來。馨然:你這個說法讓我想起埃及的木乃伊。埃及的法老、王后或者是公主,為了能讓自己的身體死後不腐爛,就叫人把他們做成木乃伊。你聽說過人去世之後的肉身不經過任何處理,在廣東這種非常潮濕的環境下,而且是暴露在空氣中,經過上千年卻不腐爛的嗎? 元慶:聽起來有點象天方夜譚啊!馨然:當然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有一些非常特殊的例子。 元慶:能不能給我們的觀眾朋友講一講。馨然:在廣東韶關附近有一所寺廟叫做南華寺,佛教的禪宗六祖慧能在此傳教說法長達37年之久。 元慶:我聽說過慧能,他好像是唐朝時候的人。馨然:沒錯,他出生於公元638年,公元713年圓寂。 元慶:那已經圓寂將近1300年了。馨然:可是你知道嗎?慧能圓寂以後,他的肉身一直沒有腐爛,現在仍然供奉在南華寺的六祖殿中。 元慶:真的?!有沒有經過什麼防腐處理?馨然:沒有。在南華寺中還供奉著另外兩位肉身不壞的僧人,他們是明朝的憨山和丹田大師。 元慶:這樣肉身不壞的僧人,在台灣也有慈航法師和清嚴法師,只不過他們是最近幾十年圓寂的,沒有慧能圓寂的時間那麼久。佛教中稱這種肉身不壞的遺體為全身舍利。馨然:在佛教中這樣的僧人還有很多。象位於安徽省南部的九華山就有許多僧人肉身不壞。九華山地處江南,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常年多雨水。在其它三座佛教名山尚無不壞真身記錄的情況下,九華山近年來卻頻繁出現不壞真身。 元慶:這個九華山好像是和浙江的普陀山,山西的五台山還有四川的峨眉山並稱為佛教四大名山。馨然:看來你對佛教還是了解不少嘛!佛教中稱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 元慶:你先不要說,傳說地藏王曾經發願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有關他的故事我聽說過一些。馨然:好,給你一次在觀眾面前表演的機會。 元慶:傳說唐朝初年,有新羅國,也就是現在的朝鮮了,其王室子弟金喬覺為求佛法,落發出家,他歷盡艱辛,訪道名山。在開元末年,也就是唐玄宗的時候,駐錫九華山,打坐清修。至公元794年夏天的時候示寂,壽終九十九歲。三年後,打開石函,僧徒們驚奇地發現金僧肉身,竟顏狀如生,毫無腐爛。馨然:算起來,金喬覺圓寂也已經1200多年了。除了他以外還有好幾位高僧的不壞之身。明代有一位高僧叫無瑕和尚,他在嘉靖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38年,爬山涉水,行程萬里,來到九華山,住在東崖摩空嶺上,在雲海霧濤中的摘星亭下,結茅苦修。他刺血拌金粉,書寫《大方廣佛華嚴經》。每隔二十天,刺舌血一次,前後用三十八年時間,抄完了這部八十一卷《血經》。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一百一十歲高壽的無瑕法師圓寂。眾僧徒將無瑕肉身跏趺缸中,三年後啟缸,肉身完好,容顏如生。 元慶:哇,這個人刺血寫經,好大的毅力啊!馨然:沒錯兒,除了剛才你提到的金喬覺,以及明代的無暇和尚之外呢,還有清朝的大興和尚,以及供奉在新建地藏寺的慈明和尚肉身、通慧禪林比丘尼釋仁義師太真身都是肉身不壞的例證。1998年7月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以“百年僧屍不腐,如今端坐蒲團”為題報導高僧法眾達簽圓寂170餘年肉身不腐。歷史上有記載的修煉到肉身不壞境界的僅僅在九華山就有14尊之多。 元慶:這麼多!最近幾年我也看到過這方面的報導,尤其是最近幾年,九華山好像頻繁發現高僧肉身不壞的現象。新華社2000年2月28日報導說,九華山有一位在1992年圓寂的明淨法師,到1998年開缸發現肉身絲毫沒有腐爛。唉,馨然,剛才我們所談到的好像都是一些佛教中的僧人或者尼姑肉身不壞,除此之外還有這樣的例子嗎?馨然:有的。我記得1998年7月22日,《北京青年報》上登載了一則轟動北京的新聞。 元慶:說說看。馨然:報導的題目是“誰解香河老嫗屍體不腐之謎”,內容說河北省香河縣88歲的周鳳臣老人死後肉身在常溫常濕的自然環境中保存近六年而不腐,通體剔透,且色澤光潤異常,而在老人停止呼吸後,更出現了種種特異現象,她的身體自動分泌油脂而有光澤,頭髮由全白轉成灰白,有些髮絲已全根轉黑,各種螞蟻蚊虫,只在玻璃框外爬行,從不爬進玻璃框內。(香河奶奶的遺體沒有火化,家人把她置放在一個玻璃棺內,該玻璃框並非完全密閉,與外界空氣是相通的。)指甲未停止生長。 元慶:(笑,開玩笑語氣)哇,這真是匪夷所思,是不是這位周鳳臣老人也信佛啊?馨然:你還真說對了,這位香河奶奶是在家修佛的居士,生前修身養性,道德崇高,在她逝世前的日子裡,老人躺在病床上對全家大小每個人的缺點逐一指出,並有針對性地對大家進行道德品行的教育,特別留了5句遺言:“1、走到天邊說話都要口對著心;2、遇事要多為別人著想,不要光想自己;3、受人滴水之恩,要湧泉相報;4、錢財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5、做好事有人知道,做壞事也有人知道,要多做好事,最終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說完這些普通而又含義深刻的話,老人就說她要睡覺了,然後與世長辭。由於全家人對老奶奶十分依戀,只當她真的睡著了,在感覺上一點也沒把她看成與世長辭。 …

“未解之謎”系列:肉身不腐 全文

臘梅讚

─ 獻給大陸同修 向中原 【光明網3月5日】法光明朗朗,慈雨潤融融,億朵芬芳氣勢宏;千枝狂風折,萬蕊變落紅,寒氣愈濃香愈濃; 天風飄然過,馥郁散朦朧,默默迎春遍環中; 群芳醒來後,一起沐春風,一笑淡然不居功。 (http://www.xinguangming.org)

臘梅讚 全文

愛因斯坦:關於死亡

【光明網3月5日】我已經堅決地決定,如果我的大限到了,那麼我就藉助少量藥品的幫助入土,直到開始制服我那罪惡的靈魂,使它繳械為止。--給愛爾薩•勒文塔爾的信,1913年8月11日 我如此深切地感到我和所有的生命體休戚相關,因此,在這條永恆的生命河流中,我從不考慮關於任何具體個人存在的開始或結束。--給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的妻子海德維希•玻恩的信,1920年4月18日 我知道,眼睜睜地看著母親被死亡的痛苦折磨卻無能為力,這意味著什麼。對此是沒有言語能安慰的。我們所有人都必須承擔這種沉重,因為它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給海德維希•玻恩的信,1920年6月18日 我們的生命並沒有結束,我們還活在孩子和下一代人身上。因為他們就是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不過只是生命之樹上的枯萎落葉。--給歐納斯的遺孀的信,1926年2月25日 無論是在我彌留之際,還是在此之前,我都不會向自己提出這種問題,大自然並不是工程師或企業主,而我自己則是大自然的一部份。--回答對一位原英國記者所提問題,根據什麼判定他的一生是成功還是失敗,1930年11月12日 我感到我沒辦法參加你們準備舉辦的電視節目「最後兩分鐘」。人在最終解脫之前,怎樣度過最後兩分鐘,對我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答覆請他參加一個電視節目討論一些著名人物如何度過他們生命中的最後兩分鐘的問題,1950年8月26日 我自己已經屬於應該走了的人了,但是我還活在這裡。--給邁爾的信,1951年7月27日 向深處,向自然界的最深處看,那麼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一切。--在妹妹瑪雅死後給女兒瑪戈特•愛因斯坦的信 對於已被年齡征服的人,死亡到來是一種解脫。我自己已經開始變老,因此,我現在非常強烈地體會到這一切。我感到死亡猶如一筆終究要償還的舊債。雖然如此,人們出於本能還是盡一切可能推遲歸還的日期。這就是大自然和我們玩的遊戲。--給一位朋友的信,1954年或1955年 我想走的時候就會走,人為地延長生命是無謂的。我已做了我所應該做的。該走的時候,我會瀟洒地離去。--引自海侖•杜卡斯給A. 派斯的信,1955年4月30日 我想要火化,這樣人們就不必來向我的屍骨禮拜。--引自派斯,《曼徹斯特前衛報》,1994年12月17日 生活是一件如此令人興奮激動的事情。它令我歡樂愉快。即使我知道,我三個小時之後就可能死去,這也不會影響我絲毫。我會仔細考慮,如何最好地度過這三個小時,然後,安靜地整理好我的文件,心滿意足地躺下。--見英菲爾德,《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第76頁 艾麗斯•卡拉普賴斯 編/仲維光 還學文 譯/許良英 校 (http://www.xinguangming.org) …

愛因斯坦:關於死亡 全文

營救南希時做媒體工作的體會

澳洲大法弟子 【光明網3月6日訊】在剛剛聽到南希被綁架的消息時,知道在媒體方面必須將此事曝光。但隨即就聽到一些學員提醒,說消息不全面,事情因果不清楚,萬一將事情曝光給媒體公眾,到時候如果對大法不利,責任是重大的。 理由好像時在為大法考慮,但仔細從法理上認識問題,大家悟到,哪怕是消息不清晰,但作為一個大法弟子來說,整個迫害事件就不應該發生,舊勢力安排邪惡迫害大法及弟子是正法不承認的。那麼南希被邪惡帶走本來就是不應該發生的事。不管什麼個人原因,這就是沖著大法來的,沖著大法弟子來的。那麼作為正法弟子,是絕對要否定此事的發生。綁架南希只是表面現象,正法纔是真正最重要的。這樣,當晚聽到消息,及時交流,在法上提高後,大家分頭準備材料,到凌晨4點纔就緒,一早上有積極投入聯係媒體的工作中。 當然,在媒體這一方面,我們得到了相當好的回應。在這當中,大家感到最重要的事任何時刻,在發生任何事情的情況下,一定要在法上認識問題。否則我們就很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陷入常人的思維分析。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南希的援救成功,離不開澳洲學員重視整體的因素,並不僅是是做媒體、政府、打電話、發傳真的學員的功勞,而是整體發揮了各個功能,纔使邪惡無處可逃。 (http://www.xinguangming.org)

營救南希時做媒體工作的體會 全文

人生如瓶

崔鶴同 【光明網3月3日】“人不是可以注入任何液體的空瓶。”這是俄國文學批評家皮薩列夫的一句名言。細細體味,此話看似波瀾不驚,卻寓意深遠,振聾發聵。 人生就如一隻空瓶,但不可隨意向裡注入任何液體。它如若裝滿了卑劣和庸俗,決然裝不進偉大和崇高;一旦被虛偽和凶殘所佔據,純真和善良便無法容身;有了自私和冷酷,便失去博愛和熱情…… 當我們為自己的房子、票子、位子整日忙忙碌碌,當我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但我們的神經卻依然繃得緊緊的,我們的心情依然非常沉重,沒有一天感到輕鬆,感到歡樂。這是為什麼? 是的,我們的人生之瓶裡,如若滿裝著慾望和為之奮鬥不息的操勞,當然無法容納安寧與祥和,塞滿了無窮無盡的浮躁與煩惱,寧靜與歡愉當然被驅逐得無影無蹤。 一個想獻身於人類公益事業的人,他必將無暇去顧及自己物質上的私利。兩次諾貝爾獎獲得者居裡夫人,她和比埃爾•居裡新婚燕爾,搬進了五層樓上的三間小屋。他們的會客室裡,只擺著一張簡單的餐桌和兩把椅子。後來,居裡的父親來信對他們說,他準備送給他們一套家具,問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家具。看完信後,居裡若有所思地說:“有了沙發和軟椅,就需要人去打掃,在這方面花費時間未免太可惜了。” 居裡對新婚妻子說:“不要沙發可以,我們只有兩把椅子,再添一把怎麼樣?客人來了可以坐坐。” “要是愛閑談的客人坐下來,又怎麼辦呢?”居裡夫人提出反對意見。 最後他倆決定,不再添置任何家具了。後來,客人來了,看見只有主人兩把椅子而沒有他的坐處也只好說完事就走。正如居裡夫人後來所說:“我在生活中,永遠是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正因為他們遠離人事的侵擾和盛名的渲染,才在人類科學探索的道路上攀上了光輝的頂點。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一個人要想在自己的志趣上有所建樹,就必須潛心學問,心無旁騖,矢志不渝。錢鐘書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學者,他一生只鐘於書,博聞強記,學貫中西,辛勤探索,著作等身,飲譽海內外。他一生深居簡出,甘於寂寞,淡泊名利。他拒絕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重金聘請並拒領法國政府授予的勛章,拒當“東方之子”。一次英國女王訪問中國,國宴陪客名單上點名請錢鐘書出席,他竟稱病辭掉。事後,有人私下問及此事時,錢鐘書道:“不是一路人,沒有什麼可說的。”真是大智若愚。 人生之瓶,注入高尚與純粹,人的一生將顯得光明磊落,冰清玉潔。(http://www.xinguangming.org)

人生如瓶 全文

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的故鄉

◎BBC記者 倫德爾 【光明網3月3日】在美國上屆總統克林頓入主白宮前,人們對位於美國南部的阿肯色州知之甚少。然而,這個小州卻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沃爾瑪零售集團的誕生地。沃爾瑪公司的年銷售額甚至超過了瑞士一個國家的生產總值。本台記者倫德爾最近走訪了40年前誕生沃爾瑪公司的阿肯色小鎮本頓維爾。 歷史小鎮 在鎮子中心的廣場上漫步仿佛回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這裡看不到那些裝飾得俗不可耐的快餐店。就像凝結在歷史中一樣,這裡只有那些傳統的小商店。小店的店主們會主動對行人打招呼,“先生,早上好!”而且態度是那樣的真誠。 我在一家咖啡館裡坐了下來,這家咖啡館據稱出售全阿肯色州最好的漢堡包。此時,我有一種自己受到了別人注意的感覺。一位穿著典雅的老年女士走了過來,她問我來這裡幹什麼。她提問的方式當然不是冒犯式的,但是顯然這是一個當地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地方,而我是一個陌生人。 第一眼看上去,人們會以為本頓維爾是個以畜牧業為主要產業的地方。其實,那就是大錯特錯了。離開小鎮三英里的地方就坐落著不僅僅是美國最大的零售商,而且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公司沃爾瑪零售集團。如果說沃爾瑪主宰著只有兩萬人口的本頓維爾,那可就小瞧了這家公司的影響力。這裡不光是指它雇佣的員工人數。 沃爾瑪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就業市場。它是一種建立在創始人山姆•沃頓所提倡的價值觀上的商業、社會、文化綜合現象。四十年前,沃頓在本頓維爾鎮中心的漂亮廣場上開了第一家小店,隨後又把這家小店發展成超市巨頭。 經營理念 山姆•沃頓於1992年去世,當地人仍然把他稱為“山姆先生”。不過,他的繼承者至今仍然以傳教士的熱情推廣沃頓留下的經營方針。這種方式其實極為簡單,在市場上顧客永遠居於第一位。這就意味著,沃爾瑪零售集團要把價格定的比競爭對手低,低到剛剛能取得利潤的水平。擊敗競爭對手後,還必須保持低價格戰略,以防止其他的對手捲土重來。這當然不是什麼從哈佛商業院學到的招數。人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似乎沒有人能夠像沃爾瑪公司那樣貫徹沃頓的指示。 開始的時候,這種做法讓我有些迷惑。但是與沃爾瑪的高層管理人員接觸幾天後,我就開始理解這本生意經了。要以低廉的價格銷售商品就必須降低運行成本。如今,沃爾瑪的每一項工作都圍繞著降低成本這個中心。許多其它公司對降低成本念念不忘,但是沃爾瑪卻在切實執行這個政策。 沃爾瑪總部大樓外表樸素。在這裡,人們節省每一分錢。甚至廁所裡的手紙都是最廉價的。公司大樓裡到處懸掛著沃頓的照片和他的語錄。在這裡,我看不到任何管理人員置身於這種管理意識之外。公司總裁斯考特是一位典型的美國南部紳士,他說自己出差的時候會和手下一起住廉價的旅店。不過,另一方面,沃爾瑪員工的收入卻不高。實際上,沃爾瑪公司面對著一連串前員工的起訴。他們說,在沃爾瑪他們只能拿到最低工資,而且還受到性別歧視。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沃爾瑪的經營方針確實有效。該公司每年兩千五百億美元的銷售額甚至超過了瑞士、瑞典這些發達國家的生產總值。 憑著這種方式沃爾瑪在不斷擴展,本頓維爾也在變化。在鎮中心以外,服務於沃爾瑪巨大商業機器的道路、餐館、飯店像雨後春筍一般拔地而起。但是與這種大發展隨之而來的是本頓維爾傳統風貌的改變。我猜想,再過不久山姆•沃頓所熟悉和熱愛的那個本頓維爾也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http://www.xinguangming.org)                   關閉窗口        

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的故鄉 全文

羊年的元宵節

婉玨 【光明網2月27日】正月十五,布裡斯本某間華人教會舉辦元宵聯歡晚會,一位大法弟子,得法前曾是這間教會的基督徒,牧師雖然知道但還是向她發出了邀請。我們大法弟子就積極地借著這個機會帶著歌頌大法的「唐朝仕女舞」節目參加了他們的聯歡會。 在介紹舞蹈的內容之前,我們向參加晚會的近300人帶去了布裡斯本全體大法弟子對他們的節日問候。伴隨著悅耳動聽的音樂和大法弟子們優美的舞姿,舞蹈在一片熱烈的掌聲中結束,演出之後,有些基督徒走過來對我們說,『你們跳的真好,很美』。牧師也向我們表示感謝。這是向基督徒們洪法的一個很好的開端。今後我們還是要抓住一切機會,通過各種途徑,采用不同方式,向世人宣傳大法,讓更多的人瞭解真相。 通過各種途徑,采用不同方式,向世人宣傳大法,讓更多的人瞭解真相。

羊年的元宵節 全文

名人故事:多活45年

【光明網2月26日】約翰﹒D﹒洛克菲勒在33歲時賺到了第一個100萬美元。43歲時,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壟斷企業──龐大的“標準石油公司”。但他在53歲時又怎麼樣呢?煩惱把他搞慘了,煩惱和高度緊張的生活已經破壞了他的健康,他“看起來像個木乃伊”。 洛克菲勒53歲時頭髮全部掉光,甚至連眼睫毛也一樣,只剩下淡淡的一綹眉毛。 根據醫生們的說法,他的病是“脫毛症”,這種病通常是過度緊張引起的。他的頭部光禿禿的,模樣很古怪,使他不得不戴上帽子。後來,他訂製了一些假髮──每頂500美元──從此他就一直戴著這些假髮。 洛克菲勒的身體本來十分健壯。由於從小在農場長大,他的肩膀又寬又壯,腰桿挺直,步伐穩健有力。 然而只不過才53歲──正是大多數男人的壯年──他的雙肩已經下垂,走起路來搖搖擺擺。 做不完的工作、無窮的煩惱、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經常失眠,以及缺乏運動和休息,已奪去他的健康,使他挺不起腰來。他那時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卻只能吃些甚至連窮光蛋都不屑一顧的食物。他當時每周的收入是100萬美元,而他所吃的食物每周兩塊錢就可解決了──醫生只准他吃酸牛奶和餅乾。他的皮膚已失去了光澤,看起來像是老羊皮包在他的骨頭上,而金錢在這時候也派不上用場,只能為他作醫藥醫療,使他不至於在53歲的壯年死去。 這是怎麼一回事?煩惱、驚嚇、高度緊張的生活!是他把自己“推”到墳墓的邊緣上。 洛克菲勒早在23歲的時候就全心全意追求他的目標。據他的朋友說:除了生意上的好消息以外,沒有任何事情能令他展顏歡笑。當他做成一筆生意,賺到一大筆錢時,他就高興得把帽子摔在地上,痛痛快快地跳起舞來。但如果失敗了,那他也隨之病倒。有一次他經由五大湖托運價值4萬美元的穀物,沒有投保,因為保險費太高了:150美元。那天晚上,暴風襲擊伊利湖,洛克菲勒十分擔心,恐怕他的貨物遭遇不測。第二天早上,當他的合伙人喬治﹒加勒來到辦公室時,發現洛克已在那裡,正繞著房間焦急地踱步。 “快”,他發抖地說,“看看現在是否還可以擔保,如果不能的話,就太遲了!”加勒趕快沖到城裡去,取得保險,但當他回到辦公室時,他發現洛克的情況更糟了。這時,正好有一封電報來到。貨物已卸下,未受到暴風雨襲擊。但洛克反而比先前更沮喪,因為他們已“浪費”了150美元!他太傷心了,不得不回家去躺下來。 想想看,那時候他的公司每年經手50萬美元的生意,而他卻為150美元如此失魂落魄;甚至因此而躺倒。 他根本沒有時間遊玩,沒有時間休息,除了賺錢和教主日學校之外,其他時間全沒有了。 “缺乏幽默感和安全感”,這是洛克菲勒一生的特徵。他說:“每天晚上,我一定要先提醒自己,我的成功也許只是暫時性的,然後才躺下來睡覺。” 他手上已有數百萬美元可以任意支配,但他仍然擔心失去一切財富。怪不得憂慮會拖垮他的身體。他沒有時間遊玩或娛樂,從未上過戲院,從沒玩過紙牌,從來不參加宴會。誠如馬克﹒漢納所說:“在別的事務上他很正常,獨獨為金錢而瘋狂。” 有一次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向一位鄰居承認說:“希望有人愛我。”但是他過分冷漠多疑,很少有人喜歡他。摩根有一次大放怨言,聲稱不願和他打交道。“我不喜歡那種人。”他不屑地說,“我不願和他有任何往來。” 洛克菲勒的職員和同事對他敬畏有加,最好笑的是,他競然也怕他們──怕他們在辦公室之外亂講話,“洩露了秘密”。他對人類天性沒有絲毫信心。有一次當他和一位獨立製造商簽訂10年合約時,他要那位商人保證不告訴任何人,甚至他的妻子也不行。“閉緊你的嘴巴,努力工作”,這就是他的座右銘。 接著,就在他的事業達到頂峰之時──財富像維蘇威火山的金黃色岩漿那般,源源不絕地流入他的保險庫中──他的私人世界卻崩潰了。許多書籍和文章公開譴責“標準石油公司”那種不擇手段致富的財閥行為──和鐵路公司之間的秘密回扣,無情地壓倒任何競爭者。 但他最後還是發現自己畢竟也是個凡人,無法忍受人們對他的仇視,也受不了憂慮的侵蝕。他的身體開始不行了,這個新敵人──疾病──從內部向他發動攻擊,令他措手不及,疑惑不安。 起初,“他試圖對自己偶爾的不適保持秘密”。但是,失眠、消化不良、掉頭髮──煩惱和精神崩潰的肉體表征──卻是無法隱瞞的。最後,他的醫生們把驚人的實情坦白告訴他。他只有兩種選擇:或是財富和煩惱──或是性命。他們警告他:他必須在退休和死亡之間做一抉擇。 他選擇了退休。但在退休之前,煩惱、貪婪、恐懼已徹底破壞了他的健康。美國最著名的傳記女作家伊達﹒塔貝見到他時嚇壞了,她寫道:“他臉上所顯示的是可怕的衰老,我從未見過像他那樣蒼老的人。” …

名人故事:多活45年 全文

留一份淡泊給自己

【光明網2月26日】生活中離不開淡泊。   紛繁複雜的生活,就像一望無際的大海,既有驚濤駭浪驟起,又有狂風暴雨的洗禮。在生活的大海上駕御人生的小舟時,既需要有迎戰風浪的勇氣,又需要有從容淡泊的心境。   淡泊以明志。它是人生的一種坦然,也是對生命的一種珍惜。生活中不如意事常佔八九。許多事情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我們無法預料,也更不能強求。淡泊是一種耐得住繁華而又耐得住寂寞的人生境界,順利時,不驚不喜,怡然自得;逆境時亦不大悲大愁,自暴自棄,視艱難波折為必然,在努力中體驗歡樂,在淡泊中充實自己。   留一份淡泊給自己,當是一種順應自然,寵辱不驚,得失不計的境界。我們若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對待朋友、親人、同事,一定會覺得自己活得很有意義。   留一份淡泊給自己,當是一種超然物外的品格。不為功名利祿而煞費心思的去算計別人,也不因慾望的的蓬漲而利令智昏。   留一份淡泊給自己,我們就不致被艱難曲折所壓倒。留一份淡泊給自己,就會從容的看清腳下的路,以壓倒一切的勇氣和勝券在握的氣勢,去開創一片嶄新的天地,一個絢麗多彩的人生。(http://www.xinguangming.org)                   關閉窗口        

留一份淡泊給自己 全文

23條圖窮匕見

作者:古德明 【光明網2月26日】董建華政府「廣泛諮詢市民對23條意見」期間,堅拒發表條文供市民參閱,原因終於揭曉了。 到了立法階段才公佈的條文,原來包括秘密審訊、沒有檢控期限的煽動叛亂罪等等。《聊齋誌異》裏化為美女的畫皮,也是最後才向書生露出「齒巉巉如鋸」的本相。 我說過「董建華政府一切從私」,現在他們連審訊都可以私下舉行,這不能說是幸而言中。 秘密審訊會有甚麼結果,讀讀《資治通鑒》就知道。武則天長壽元年,酷吏來俊臣羅織罪名,告大臣狄仁傑叛亂,閉門審訊。狄仁傑明知分辯只會招來拷打,惟有認罪:「甘從誅戮,反是實!」判官王德壽想升級,勸他株連同僚楊執柔,狄仁傑嘆息說:「皇天后土,遣狄仁傑為如此事!」一頭撞向石柱,血流滿面,楊執柔才得免禍。這是典型的秘密審訊故事。審訊公開,王德壽哪裡敢說「欲求少階級,煩尚書引楊執柔」這樣的話。 狄仁傑生於武則天時代,還算幸運。他悄悄把遭遇寫下來,藏在棉衣裏托人交給兒子,案情於是稍稍流傳。武則天知道了,召見狄仁傑,雪了冤獄。將來,香港人遭秘密審訊,大概也只能傚法狄仁傑;不過,今天執政的董建華一定會把訴冤者拘捕。理由是洩漏機密煽動叛亂。 滿清康熙年間,朝廷頒令禁止風聞言事,言事者日減。大臣姚締虞上書請求廢除這條堵塞言論的條例,康熙皇帝很不高興,說:「朕親政以來,諸臣何嘗以言獲罪?」姚締虞答道:「上即不譴言官,但有此處分條例,諸臣方局蹐畏罪,誰複肯發奸指佞者?」康熙認為有理,臉色轉和,取消了風聞言事的禁令(《郎潛紀聞二筆》卷五)。 現在,董建華政府誓不修改以言入罪的23條,眼點和康熙明顯不同。無人揭發奸詭,絕對不是他們憂慮的事。 他們憂慮的,是法律不可以由劉淑儀、梁愛詩之流任意執行,政治不可以由曾鈺成、程介南之流上下其手,經濟不可以由董家代表的富商操縱。輿論界局蹐畏罪的香港,才是董建華理想中的新香港。 而董建華則是江澤民親手挑選的理想地方官,也是朱鎔基說的「好人」。(蘋果日報,2003年2月23日)(http://www.xinguangming.org)     

23條圖窮匕見 全文

自然法、人權與「非法惡法」

◇ 作者:章天亮 【光明網2月27日訊】最早法律來自神的意旨 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系統的成文法典 — 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出現在西元前2000年左右。該法典鐫刻在一塊高2.5米的黑色玄武岩上,中部為282條法令全文,而在上部則是坐著的司法之神向站著的漢謨拉比國王親授法律的雕像。這幅舉世聞名的雕像傳遞出來的一個最重要的資訊是:神為了維護人間正義與公平,才將法律傳授給人。無獨有偶,西方的《聖經》有著類似的記載。《舊約全書》中的《出埃及記》說耶和華在西乃山給摩西傳十戒,同時耶和華告訴摩西說對待殺人的人應該怎樣處理,對待偷盜的人應該怎樣處理,「若有別害,就要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等等。這都說明最早的法律來自神的意旨。 「自然法」與「人定法」 隨著人類日漸遠離神,也遠離了神規定的做人準則,人與人之間相互傷害與欺騙的事件越來越多,同時由於因緣關係的影響,這些事件也日趨複雜。此時,人就不得不自己制定一些儘量確保社會公平和維持人間正義的規則,這就是人定法,或曰實在法。在西方的法律思想史上,從古希臘開始就一直延續下來有關人定法的一條重要準則,即它必須遵守普世承認的道德規範。這條準則是形而上的,因為對於「正義」、「公平」和「道德」的定義,歸根到底只有神才有解釋權(用法輪大法的觀點看就是「真、善、忍是衡量好壞人的唯一標準」)。西方文明的創始人之一亞裏士多德把這種體現正義、理性和自然規律的準則稱為「自然法」。 按照「自然法」的觀點來看,「人定法」與「自然法」的關係是下位法與上位法的關係,如果人類制定的法律有悖於自然法的精神,就成了「惡法」,因而不具備合法性,即「惡法非法」。比如說,神在給人造就思考能力同時,就賦予了人信仰的自由。如果一個政府制定了一個剝奪信仰自由的法律,則該法律本身就不合法。對於這樣的惡法,民眾是有權利不遵守的。 「天賦人權」概念的產生 中世紀以後,「天賦人權」的概念也逐漸成為「自然法」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保障人權也就成了政府的一個重要職能。這一觀點歷經幾百年的傳承發展,現在已經成了民主國家的共識。開篇即提及「自然法則和上帝的旨意」的美國《獨立宣言》說:「我們認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讓與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們才在他們中間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當權利,則是經被統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對這些目標的實現起破壞作用時,人民便有權予以更換或廢除,以建立一個新的政府。」 替天行道 《獨立宣言》的這種原則在中國古代朝代更疊中也屢有體現。當一個皇帝驕奢淫逸、草菅人命、置黎民於水火之中而不顧的時候,他等於在剝奪自然法賦予他人的生存權和其他權利。因此,會直接引發黎民揭竿而起的後果,此時,這種本來被視為「謀大逆」的死罪就變成了「替天行道」,如成湯伐桀、武王伐紂都是典型的例證。可見在中國歷史上,當「人定法」與「自然法」衝突的時候,也是以「自然法」為準的。放之於現代社會,如果一個政府赤裸裸地制定踐踏人權的法律,那麼它等於是在自己剝奪自己的執政合法性。雖然法輪功學員不會對任何政治和政權感興趣,因為他們是修煉人,但一個社會到了必須改朝換代的時候,世上總會有人被逼得站出來替天行道,這是歷史的規律。 強權政治毫無正義性 中共當局雖然在一直高喊「依法治國」的口號,但是他們卻把法律定義為「由立法機關制定,由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如果把這個定義翻譯得更直白一些,那就是在中共眼裏,法律就是強權政治,毫無正義性可言。出於無神論本性使然,中共在給人民洗腦的過程中刻意掩蓋了西方法律體系的精髓 — 即「天賦人權、社會契約和人權高於主權」等自然法精神。他們制定的許多法律直接與自然法抵觸。最突出的一個例證就是作為國家主席的江XX強制推行惡法禁止人們信仰法輪功,以綁架、關押、虐待、酷刑、虐殺和洗腦為手段對法輪功學員進行肉體和精神迫害,同時剝奪了法輪功信仰者的一切辯護和上訴權利。這一系列為禁止法輪功而量身訂做的法律法規直接剝奪了修煉者的生存權、信仰自由、言論自由和人類尊嚴這些天賦人權,也背棄了「社會契約」中規定的一個國家保護人權的義務。因此,無論江氏集團以何種法律法規為其殘暴鎮壓做藉口,這些藉口都是不能成立的。 爭取基本人權抗爭合自然法 恰恰相反,法輪功學員對於這些法律法規的不服從是基於他們的良知和道德考量,並直接體現了「自然法」的另一個精神,稱為「公民抗命」。同時,法輪功學員在「公民抗命」的過程中又完全秉持著和平和非暴力原則。這樣一個牽連上億人,跨越國家、種族、性別、膚色、社會階層和信仰背景的非暴力公民抗命,其規模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史無前例的,同時法輪功學員在一個重重新聞鐵幕封鎖的背後,為堅持信仰也付出了巨大的生命和血的代價。面對中共的殘暴惡法,法輪功學員無論是遊行、請願、打標語橫幅、集會、串連,還是和平抗議、散發真相資料,乃至電視插播都是需要巨大道德勇氣的偉大行為。最後,我想引用評論家胡平先生的一句話,「在基本人權遭到剝奪的地方,一切旨在爭取基本人權的抗爭都是合法的。合甚麼法?合自然法。」 …

自然法、人權與「非法惡法」 全文

關於向大法和非大法媒體投稿的思考

墨爾本學員 【光明網2月26日】我是學理科的,以前特別不願意寫文章。剛開始給明慧投稿時只是出於一個樸素的想法,覺得網站天天要更新,總需要人支持。後來與一個弟子作了更深入的交流,我纔明白一項大法活動搞完了,只算完了一半,要寫出報導來纔算完成了另一半。從此後我無論參加大小活動,知道什麼大小事,能寫篇報導就儘量寫。 後來我發現寫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修煉的過程。除了能夠幫助自己理清思路外,法理不明、心態不正、帶著執著心等等,一反映到文字上,那就一覽無餘。寫之前、寫之中、寫之後,都會暴露自己的許多心,諸如畏難心、計較心、患得患失心、歡喜心、顯示心、比較心、不平衡心、自卑心、妒嫉心,等等。認識它們、去掉它們,確保自己是在正念的作用下寫作,對我來說就成了一個重要的修煉過程。我的許多深藏的執著,對法理的錯誤認識,如果不是因為曾經反映到文字上被同修看到並尖銳地向我指出,我今天可能還在自欺欺人。 (http://www.xinguangming.org)

關於向大法和非大法媒體投稿的思考 全文

中正

正明 【光明網 2月25日】 講清真相救人方, 大道坦蕩走中央; 光明正大正念行, 一路浩歌萬世揚。(http://www.xinguangming.org)

中正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