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塔:塔院寺白塔──四大佛教聖地之首五台山的標誌

五台山塔院寺內的高聳入雲的尼泊爾式的大白塔始建於元大德五年(西元1301年),是除了北京妙應寺白塔之外,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建造的又一傑作。塔院寺,因此塔而得名。在歷史上,塔院寺和它旁邊的顯通寺原為一座寺廟,這裡就是原寺廟的塔院。明朝萬曆七年到十年(西元1579──1582年),對寺院的殿宇進行了改建,讓它和顯通寺分開,成為一座獨立的寺院,並取名為塔院寺。因寺院中有釋迦牟尼捨利塔、佛足跡圖碑和五台山教主文殊菩薩的發塔,被佛教信徒視為聖地。因釋迦牟尼捨利塔,即這座古尼泊爾式大白塔,造型優美,加之處於五台山的中心台懷鎮,四周分佈著眾多寺廟,所以它便成了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首 ──五台山的標誌。


釋迦牟尼佛滅度,其屍骨煉就八萬四千個舍利子,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用五金七寶鑄成了八萬四千座塔,分佈於茫茫大千世界,每座塔內藏一個舍利子,五台山的塔叫慈壽塔,是中國十九座中的一座,據說就藏在現存的這個大白塔腹內。大白塔全名叫釋迦文佛真身捨利寶塔,又叫大慈延壽寶塔。據記載,唐朝以前這裡就有一座二層八角塔,以後毀掉了。元朝大德五年(西元1301年)又修建了尼泊爾式石塔。明代永樂五年(西元1407年),建大白塔,並將元代石塔、釋迦牟尼捨利塔藏在大白塔內。明永樂五年,皇帝朱棣令太監楊升重修此塔,開始建了寺院。明萬曆七年,皇太后李娘娘令太監范江和李友重建。神宗萬曆七年敕建大寶塔記曰:「塔在鷲峰之前,群山中央。基至黃泉,高二十一丈,圍二十五丈,狀如藻瓶,上十三級。寶瓶高一太六尺,鍍金為飾。覆盤圍七丈一尺,吊以垂帶,縣以金鈴。更造金銀寶玉等佛像,及諸雜寶,安置藏中。海內皇宗宰官,土庶沙門,景仰慈化,造像書經,如雲而集,悉納藏中。十年壬午秋,工成,並及寺宇佛殿經樓,藏輪禪室,罔不備焉。」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張居正奉命撰寫了碑文,記述其事。

對比北京妙應寺白塔,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塔頸依舊粗壯,塔座和塔身相對瘦長,更顯巍峨。大白塔通高五十六點四米。塔基為正方形,磚縫全用米漿、石灰攪拌砌築。全塔各部粗細相間,造型優美。塔面為白色,形如藻瓶,塔盤、寶珠有銅飾品,塔上,風磨銅寶瓶高5米,覆盤兩米多,懸銅鈴,252個銅鈴風吹作響,聲音悅耳。白塔中層,建塔殿3間,內有三大士銅像。

基座呈八角形,即: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八面,南面(即正面)緊對著大慈延壽寶殿的後牆,牆上有三個很淺的石洞,中間的石洞設有一小的半浮雕佛像,右邊的石洞立有刻有釋迦牟尼雙足跡象碑,左邊的石洞有清康熙年間修塔的記事碑。佛教傳說,釋迦牟尼在臨死前將腳形印在石上,並對弟子說:「我最後留此足跡,以示眾生,誰能見到這足印,瞻禮供養,就能免罪消災。」唐僧玄奘到西域取經時把佛足印拓下帶了回來。唐太宗敕令將佛足刻在石上,立於祖廟。明萬曆壬午秋,寺僧又按圖刻石,供奉在大白塔下。於是,這裡就成了眾僧嚮往的地方。現在到五台山遊覽的凡夫俗子也要湊熱鬧,頂禮膜拜,但現在人多為求財消災,而非修煉向善。  

塔基四角建有四個小亭,在小亭的襯托下,使大白塔顯得更加壯麗美觀。環繞塔基造有可避風雨的長廊,大白塔的下層是個殿,俗稱塔殿,殿內供奉著文殊、觀世音、普賢、地藏四菩薩和一尊釋迦佛像。在大白塔的圍廊裡還置放著喇嘛寺廟內祈禱、誦經所不可缺少的法物──115個法輪,它被又稱為轉經筒。法輪呈園桶形,轉動自如,在每一個法輪上都有「唵、嘛、呢、叭、咪、吽」六個梵文字,這叫做「六字真言」,也被稱為「六字大明咒」。《大乘莊嚴寶王經》說,「若此六字大明咒,著於身,觸於手,藏於家,或書於門,即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塔院寺大白塔不愧是我國古代建塔史上的一項奇跡。多少年來的漫長歲月,大白塔不僅經住了風雨的侵襲和地震的考驗,迄今仍完好地屹立著那裡,還成為佛教信徒們嚮往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