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為首,提到孝,東方龍的傳人多會想到漢朝董永賣身葬父,感動了玉帝的第七女下凡嫁之,一月織縑三百匹償還債主的動人故事。也可能會想到孔子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以及孟子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警句。至於遠古時期的帝舜的事親至孝與以孝治國等,則所知了了。本文將對帝舜之於孝以及孔子在《孝經》中的論述作些介紹,並對孝的一些說法與現象給予分析和議論或獻上筆者新的理解。
舜生於貧窮之家,上溯七世為帝嚳,然其高祖即失其封國虞而降為庶民,故史上稱其虞舜,又因後來移居姚墟,也稱姚舜,字仲華,也叫重華。傳說其母於野望一長虹感而懷舜,出生即有異像,眼具重瞳等,不幸幼年時母親去世,父親娶繼室,由此開始了舜艱辛的人生磨難,既要服侍父母,帶弟妹,操理家務,後來還得照料被瞽目之父(史稱瞽叟)打罵成癡呆的哥哥,在耐苦與捱罵,膽戰心驚中度過了童年與少年時光,十六歲始躬耕畎畝,後母連午飯都不供給。舜在耕田之餘,兼種些蔬菜,養些雞豚,或獵些野味山禽,歸養父母及病兄。一連三年,地方上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敬重他,稱譽他。這些也讓舜的後母不快,但是對於舜的致敬盡禮,亦無隙可尋,只得忍耐。終因受鄰里秦老伯的幫助,邊放牛邊師從務成先生學文化之事暴露,被父母尋故趕出家門。之後舜以欺瞞父母被趕在外,不能侍奉父母,罪通於天,在深山中過著野人般的生活,半年後受朋友以大義相責,亦希冀父親已息怒能原諒他,舜帶著他的勞動所得回家孝敬父母。然不被後母與弟相容,誣告他藏匿財物於秦老伯家(實為歸還所欠且已向父親匯報),又被罵出家門。一好友助他財物,舜得以南下為父親尋醫問藥以治療目疾,因找巫醫與靈藥渡海時遇大風船毀,差點丟了性命,抱著一大木漂到岸上,不得已就耕於塗山,有大象自動趕來為舜犁田,鳥群助他啄去莠草,這就是後世所講的象耕鳥耘了。舜則熏陶化除了當地蠻荒村人的陋俗。舜求學時的同學花了一年多才找到他,同時也尋獲了空青。本以為用靈藥空青治好父親的瞽目,在家勞作侍奉雙親。不成想其弟背地裡毀了空青,且告舜以假物作騙,弄故激怒瞽叟,又將舜逐出。
其後舜繼續流浪無著,伶仃孤苦,從事耕田、做陶、釣魚、貿易等等,把勞作所得的財帛盡數獻之於父母,一次、兩次、十次、百次的奉養不倦。舜的至孝感得太陽中的三足烏之精降生,三足赤鳥隨舜飛臨瞽叟的庭院,這也成了舜是次被逐的緣由;舜的至孝感動了無數的民眾,舜也時時處處以義、禮、讓化導百姓,舜的聖德致天下百姓聞而從之,搬到舜所耕作的歷山去住的,竟有爭先恐後的情形。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竟成都了,而且這個都會裡的人,個個都聽舜的號令,叫他都君。
其時天地巨變,水災數十年難平。從聖天子堯到黎民均為之所苦,然而民眾卻也熙熙嗥嗥,無愁苦之態,怨咨之事。帝堯因年紀已老,以其子丹朱「頑凶,不可用」,渴求大德大賢以傳大位,交卸天下大任。舜因名動天下而被薦於帝堯。在與帝妃及臣僚們討論時,帝堯以為:「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司馬遷語)。為了全面考察舜,帝堯慎而又慎,想出了自以為絕妙的法子,就是將自己的二愛女娥皇、女英嫁給舜,並讓另九子及一些大臣去服侍舜。由於舜的一貧如洗,帝堯還派人在溈汭為舜等營造了房屋倉廩,這看上去好像有點假公濟私,考慮到帝堯是為了國家而考察舜的才德是否勝任天下大任,是把愛女、兒子用作試驗舜的器具,誰會說這不是天下為公呢!帝堯知道舜的父頑母咶,非尋常情理可度,故而決定不向瞽叟通告。這個法子可謂空前絕後,也只有聖明的帝堯想得出做得到。舜的這方,則在與眾好友討論後,亦決定不告父母而娶,因為告了父母則一定不得娶,從前已有許多的父母慕舜的美名而央媒人到瞽叟處說親而被拒絕甚至被罵走。告而不得娶從而無後,是謂不孝,不告而娶,亦是不孝但可有後,兩相權衡,舜等采不告而娶。從此亦可見舜的父母是多麼的頑咶(心不則德義之經叫作頑;口不道忠信之言叫作咶)。哪個父母不喜歡自己的兒女受到別人的稱讚,有個好名聲,不樂見兒子結婚成家呢?
舜娶娥皇、女英二帝女後第三天,帶她倆回父母處省親,下跪了一時辰有餘不被瞽叟接納,仍絕無怨言,可見二帝女性順純美,德行溫良。次日再來,在舜妹敤首的勸說下,瞽叟夫婦好歹予以承認。舜與娥皇、女英忍著父母的嚴訓苛責,忍耐順受盡心盡力侍奉雙親等二十多日,二帝女恭勤婦道,絕無倦容。隨後舜將他們均接到帝堯在溈汭為他們所建的房屋。其後舜遭到弟與父母的多次謀殺,先是故意弄壞倉廩要舜上去修,他們在內縱火以燒死舜,再令舜浚井,他們在上埋以土石活埋舜,後又設宴相請,灌醉舜欲以尖刀刺殺之,等等,均在敤首、娥皇、女英的幫助下,僥倖逃生。致使舜悲慟莫名,酸楚萬分,何以父母總是設法弄死自己!即使這樣,舜依然侍養父母不懈。
這期間,帝堯除了讓女兒、兒子及臣僚作耳目考察舜外,也親自與舜交談,問以經天緯地之術。經過仔細查問,帝堯知道舜的內行確係純篤,絕無虛飾,非常佩服;知道舜的外行亦確係純美無疵,尤為歎賞。於是帝堯飭舜來帝都將授以官職。舜等思量,為國為民本是自己一向的志願,與父母住在一塊使得父母及弟如此屢屢謀害,萬一性命不保,豈非陷父母於不義!因而趁此前往帝都,先代行司徒之職行教化之任,未幾轉而代行大司農的天官塚宰之職,總轄百官,大臣們個個服從,各率其職。適值諸侯朝覲年,帝堯又令舜接待各方諸侯。諸侯們見了舜的威儀,聽了舜的談吐,都生敬仰之心。綜合起來帝堯知道舜這個人可以將天下讓給他,不用躊躇了。舜結婚三年後,帝堯即告禪大位於舜,然而舜堅辭不受,經調和做了堯的攝政,特定官號「太尉」,總掌朝政(亦有舜入朝二十年後才做攝政的說法)。
舜涉政之初為敷布教化而設定五典,即:君臣從義、父慈子孝、夫和妻柔、兄友弟恭、朋友守信,著百官執行。做了太尉後,總攬治洪水等事,選賢任能,殛鯀用禹,最終不負帝堯與天下望,平了水患,有鳳凰來儀,龍馬獻瑞。舜對於父母的侍養,亦竭誠不怠,終於感動了父母,達到了舜幾十年來夢寐以求的父慈子孝弟妹恭的局面。
舜從被帝堯拔於畎畝至帝堯去世共二十八年,可謂功豐績偉。雖然帝堯早就定了讓位於他,舜亦極為感激帝堯的知遇,但他仍不願與帝子丹朱相爭而避開。史載: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辟丹朱於南河之南。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受天下百姓、百官與眾諸侯擁戴,舜終踐帝位。之後帝舜以孝、悌作為其治國的根本國策。因為那時百姓識淺,以為「孝」字是專對父母而言,對於常人應該如何,他就不知道了。所以帝舜就在「孝」字下加上一個「悌」,使百姓知道,對於父母固然要孝,就使對於常人中年紀比我長的,亦要恭敬。那麼不但家庭安寧,就是社會上亦不會紛擾。舜建小學、太學以培養孩童與年輕人,帝舜前往觀摩(時下的說法叫視察指導),事事以教師為先,不敢僭越,切實帶頭敬重師長,令師長知道自己身份之高,自然不敢稍有苟且溺職;讓眾弟子見之,自然更要尊敬師長了。帝舜還建學宮(分上下庠)來奉養年老之人,亦定期到那兒親自獻饌斟酒,示範如何侍養他們。所謂身教者從,天下百姓本就愛戴舜,眼見耳聞了舜的所為自然極受感動,孝悌之心油然而生。舜還曾制簫教百姓自樂,作韶樂以敬天樂民。
舜掌帝位三十九年,厚德澤世,天地感戴,蓂莢生於階,靈龜龍馬出於河,鳳凰巢於庭,五星君下界,西王母蒞朝。舜安排好將帝位禪讓於禹等事後,南行巡狩至蒼梧,功行圓滿,白日飛升做了上界真仙,上理紫微,下鎮衡岳。
總的說來,舜從小失愛於父母,連邊為別人放牛邊偷著學文化都受懲罰,處於這樣一個人們難以測度的家境,其父頑、後母咶、弟傲且專門與他作對。然而舜總是和順的孝敬父母,和氣的對待兄弟,時常冒著丟掉性命的危險還要竭力侍奉他們,日以篤謹,從不懈怠。後來又將孝的涵義從侍養父母,推向社會,把孝悌作為國策來治國和教化萬民。這樣,舜的一生身體力行、盡其所能、全面深刻的演繹了孝的豐富內涵,舜之於孝,可謂為之生,為之存,播美千古,昭如日月,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