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關於是否要廢除簡化字的討論很熱鬧,緣由是一篇名為《五十年內,廢除簡化字如何》的文章。
據新京報報導,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從5個方面論證了自己的觀點。首先,他認為簡化字存在的理論基礎已經不存在,當初推行創立簡化字是為漢字拼音化道路做舖墊,如今已證明拼音化走不通。其次,他說當初提出使用簡化字是從實用角度來講,如今隨著電腦的普及,書寫漢字幾率大大降低。此外,他認為簡化字給古典文化典籍也帶來了傷害,讓很多有識之士痛心疾首。而廢除簡化字有利於海峽兩岸的統一,因為台灣、很多海外華人至今仍使用非簡化字。他同時也強調,自己並不主張立即廢除簡化字,因為簡化字至少影響了近三代人,一下子恢復繁體字會帶來一定混亂,所以應該慢慢廢除。
對於文章內容,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還沒有看到文字內容,但是他表示,廢除簡化字不可能。
中華文化是神傳文化,漢字堪稱文化瑰寶。漢字不僅是中華文明承傳的主要載體,就是書寫漢字也形成了一門藝術。
一般認為漢字僅僅是交流的工具,其實不是這麼簡單的。傳說倉頡造字時,天雨粟,鬼夜哭,唐代的張彥遠談到倉頡造字時說:「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天人合一,漢字也是一樣。漢字通易理,合陰陽,因此具有全息性,這也是中國古代會產生測字術的原因。在殷商時代就有用字占卜的記載。可見,學習漢字,能夠曉天機,明正邪。漢字是象形文字,反映的是天、地、人、事、物紛繁的信息,也就是說漢字與萬事萬物都有著緊密的聯繫。每個漢字都蘊涵著神賦予它的特定含義,它的筆畫都不能隨便改動的,一改動它的意義就變了。
中共執政以來,對文字進行了三次大的改動,使用簡化字,改變繁體字的內涵,使得有些原本吉祥的字化吉為凶。
五十年代民間流傳著譏諷簡體字順口溜:「親不見,愛無心,廠空空,產不生。」也就是正體字的「親」右邊有「見」字,而簡體字「親不見」了,沒有了親情,把人們搞的六親不認。特別是文革期間,父子成仇,兄弟反目,夫妻之間互相揭發比比皆是,在當時這好像成了革不革命,或忠不忠於的標誌。文革中,胡喬木的女兒上台發言批鬥老爸,最後喊的口號中有「砸爛胡喬木的狗頭!」當然她倒沒有真的砸爛她老父的狗頭,而有一個中學生卻砸碎了自己父親的頭。北京東四一帶有一家是「資本家」,「紅衛兵」把老夫婦打到半死,又強迫兒子去打,上中學的兒子用啞鈴砸碎了父親的頭,自己也瘋了。一個花際少女,一個青春少年,是誰使他們變成毫無人性的冷血動物的呢?
正體字的「愛」是有「心」的,簡體字是無心之愛,無心之愛那不是虛情假意嗎?你看現在社會上有多少是真情實意有真正愛心的,即使想真心做好事都會被人誤解。據報道,3月5日有記者在鄭州街頭掃街「學雷鋒」,兩天內出手幫人14次,竟13次遭到或直接或婉言的拒絕,還一度被誤認為別有企圖,甚至有一次還差點被當成賊。如今好多人甚至包括談戀愛都是虛情假意,都在互相忽悠。
簡體字的「廠」中是空的,「廠」中沒有東西,而且只靠一根歪斜的柱子支撐著,這樣的廠能長久嗎?正體字的「產」中有生,而簡體字的「產」中沒有生,這種無「生」之「產」能產什麼呢?
有個小故事,有個人從台灣到大陸投資,回台後,對晚輩提醒不要寫簡體字,尤其工廠絕不能用簡體字,大家都莫名其妙。他才說,你看那個「廠」字,上面一根大梁,底下僅僅靠著一根斜斜的柱子撐著,這種工廠,它說倒就倒,遲早會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