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异了的現代教育

【新光明網】中國傳統教育

“教育”是一個現代人的名詞,代表現代人的文化學習和傳承。在古文中,“教育”這兩個字是沒有意義的。古時候。學習依目的的不同、指導的方法也不同。針對不同人的情況因材施教,來指導他的發展。子路好勇、顏淵好德必須用不同方法教之。正如同樣是花,植梅和養蘭方法不同,是因為梅与蘭本質不同,如果用同一种方法培植,可能都活不了,或者都成了一种很奇怪的花?

那么,有教無類指的是,只要是想學「仁」、「忠恕之道」,都可以好好教育他。孔子誨人不倦,教育的內容是仁,可不是教人學「技」或是「術」。甚么是仁?就是當人的道理。有教無類指的不是別人想學甚么技術就一定得教他,孔子指的是,有人想學仁,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就要給他机會。不分梅蘭竹菊,各种秉性的人皆有成人的机會。

當時的小孩是到私塾,進學啟童蒙,有些富貴人家會請位先生到家里來講授學問,學的是做人的道理,更進一步做圣賢的道理,自有一個儒家的實踐体系。

學習工匠技術,也講師門傳承。例如某家三代鐵匠出身,必然傳承一套打鐵技術,代代相傳,技術日趨精湛,自有一套獨得之密。士農工商各有一套傳承的東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是非得出將入相。

除了傳授技術之外,更要求心法,也就是學這門技術做甚么用的,要盡甚么義務。學武學醫,學甚么都一樣,要守師門規矩,不能學了出去爭名逐利。例如,學武強調的是道德內涵,學醫是濟世救人。

學道也要拜師,不能三心二意的,也不是到書店買本書,自己比划兩下依樣畫葫蘆就行的。而師父是選徒弟的,不會找一個心術不正的人,敗坏自己的門風与內涵。出家當和尚還得照著廟里的規矩修煉,不能夠自己隨便創新發明。尊師重道維護的是整個文化傳承的形式。欺師滅祖的人,自取滅亡,自會有人出來清理門戶。

現代教育的概述

現代,學習技術和學習知識、思想、道德,都統籌由學校批發處理。學校開門課就算完,老師教完了算完,學生考完了算完!逐級而上,有不同的學位,自有一套學習成果的認証制度。而過度重視學識的認証,造成了文憑主義。許多人念書就為了文憑,無論是出于自卑或是想証明自己的學識,學習目的都不純。我們學的東西很多,可是很片斷,到處學東學西,知識非常丰富、結果一事無成。

事情的轉變

這和現代科學教育方法取代古典人文教育思想很有關系。在中國,從清末開始的留學潮就已經逐漸改變這一切,中國近代的教育的目的是學習西方科學的知識,學習的成果經由西方諸大學的承認背書。优秀人才拿國外獎金,到西方取科學的經,有用的被留下來為异國所用,另一批人則回到中國,主導中國的改變,傳統文化的根源就這樣消失了。

當時,這是一個全球化的現象,在當時印度、非洲、亞洲等地,都被思想殖民了!土地被占領,可以要的回來,文化被侵占、思想被控制卻仍然不知不覺、洋洋得意!

科學的教育觀

科學教育以學校為中心,學習科學教義。學生考進學校,經過學習歷程、監定,畢業后完成整個學習過程。學校要收錢,有規定好的收費標准,表現特殊的有獎學金做鼓勵。老師也是一种職業,教書做事,時間到了領薪水,回家養家活口。現代資本主義的組織運作方式,學校一應俱全。這是整個大時代的學風在支配人的知識文化傳承。

雖然一些人不遺余力地反對學校的僵化,學校卻改頭換面更加蓬勃。不同類型的學校紛紛出籠。學校的确不限制人了,往解放的方向前進。滿足人的需要、實踐人的創新自由。這本不是坏事,可是衍生的一些效果,卻是始料未及的。這套解放思想的觀念所及,學生可以選擇老師、老師可以選校長。師生的倫理關系變成為交易關系、朋友關系。這對文化傳承的利弊得失,還值得大家思考。

重新思考「教育」

科學教育之外,或許還有其他更深奧的教育,不能隨便否定。教育更本質的意義是傳承更新文化的生命。如同宋朝的張載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万世開太平。」這是教育最基本要達成的。

教育就是把人天真善良的那面引導出來,發芽茁壯;把惡的那面壓制下去,連根拔除。教育工作不是一般的工作,是傳承一份文化使命,對列祖列宗、對万代子孫負責任的。

改革從根本做起

從表面現象著眼,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講兩性教育、科學教育等等,是片面的作法。根本問題是,我們拿甚么教人?后果是甚么?天下國家的存亡和我正在做這件事有甚么關系?教人以德不是更好?身教不是比言教更可貴?

個人做一個比喻,老師就像是大海的導航者,將學生引導到一個正确的方向。如果,老師自己都不知道船要開往哪里,坐在船上的人也不會安心。老師必然是帶人提升的人,不是滿足學生各种莫名其妙的需求的人。

柏拉圖的徒弟亞里斯多德說:「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中國人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都各自點明對師生關系的看法。其實也不衝突,對真理的追求和對師道的尊重是不衝突的。當學生的實踐真理,不正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嗎?追本溯源,自己一身本事還不是老師成全的,沒有老師哪有我?自己行了,就不認老師,這樣的人學問會好嗎?師生的疏离非一朝一夕。尊師重道的人倫觀念是否是台灣教育改革忽略的項目呢?

教育學習的再多,如果對自己和社會都無能為力,這不是一個好的教育。孔子說:「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自己行了,不得幫助別人嗎?幫助老師去清除人們不好的觀念,不也是學生自己應盡的責任?如果自己行了,就不管別人,我想也不是好人。老師也不認這學生的,是吧!

這里談的,是更高一層的道理。人有一個社會的面向,對社會的責任,盡己之力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履行一份天職。教育如果只是停留在口頭的交換,不能走出教室變成一股更新社會的力量,這樣的學習其實都是枉然的。

改革教育從根本做起,這個根本其實是人的道德,不是奇奇怪怪的道德觀念,是真正從心里發出的真道德。一千多年前,韓愈早就感慨,道之不傳已久矣!如今一千多年過去了,我們看見的是,大家都不反本歸源解決問題,而紛紛向外求方法找解決,令人為教育文化□心。本文提供一點古典的淺見供讀者諸君思考,品味。
(http://www.xinguangm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