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故事連載之三十五:“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安期生

朱月明 整理

【光明網8月28日】安期生是秦漢間傳說中的仙人,姓鄭,名安期。道教視安期生為重視個人修煉的神仙。他被奉之為上清八真之一。

關於他的記載,最早見於《史記》。司馬遷在《史記•樂毅列傳》中評述漢初黃老之學的師承體系時寫道:“樂臣公學黃帝、老子,其本師號曰河 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在《史記•孝武本紀》中方士李少君曾告訴漢武帝說: “臣嘗遊海上,見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唐代詩人李白有詩為證:“我昔東海上,嶗山餐紫霞。親見安期生,食棗大如瓜。”《列仙傳•安期先生》則稱安期生為琅琊阜鄉(今屬山東)人,在海濱賣藥,當時的人稱其為“千歲翁”。秦始皇東游時,曾與他談了三日三夜,賜他數千萬金璧。秦始皇離去後,他丟棄金寶不顧,並留書始皇:“後數年求我于蓬萊山”(“數年”在《雲笈七簽》及《仙 鑒》中則是“千年”)。始皇得信後,就派遣使者徐市(音福)、盧生等數百人入海。還未到蓬萊山,就因遇風浪而折回。

安期生在不少名山都有仙跡留下。在地處舟山群島東南部,與普陀山、朱家尖帶水為鄰,古稱白雲山,又名桃花山的桃花島就流傳著“安期生潑墨成桃花”的傳說。說是很早以前,桃花島只是一個荒島。大約在秦朝時,安期生為避秦暴政,獨自漂流到這個島上。他上岸一看,島上荒無人煙,卻氣候宜人,風景秀麗,仿若世外桃源,是一個安鼎設爐、采藥煉丹的好地方。於是他開始隱居在安期峰的一個天然石洞修道煉丹。一晃就是十幾年。這時到島上定居的人也多起來了。生性喜孤獨、好清淨的安期生決定離開這裏,另覓佳處。在渡口處,安期生擺上文房四寶,希望用畫留下桃花島的美景,不想,船老大的吆喝破了他的興致,於是他將那墨潑向山石。不久山石上出現了奇形異狀的桃花紋,宛如天然一般,人們多取之作為珍玩。此山也因此得號–桃花。

儘管史籍對安期生的生平有所交代,但是安期生是如何得道升天的卻沒有記載。可是在廣州一帶卻流傳著“安期生成仙”的傳說,講述安期生是怎樣升天的。

安期生後來南下,來到羊城,見到峨峨雲山、淼淼煙霞的白雲山,遂定居下來。他經常背著一個葫蘆,為白雲山周圍的貧困村民懸壺濟世。人們都說,碰到鄭安期,貧病的人才得生。

一天,一個哭哭啼啼的孩子跑來,說他父親得了重病,安期生一聽,立即背上葫蘆來到病人家。病人已不省人事,渾身燒得象一團火,喉嚨處生了一個毒瘡,三天三夜未進一滴水、一滴米。安期生斷定病人患的是熱毒攻心症,必須用九節菖蒲方能治癒。可上哪兒找這名貴的藥材啊!

安期生行醫多年,並未親眼見過九節菖蒲,只知道九節菖蒲生有九節,是稀世之寶,常人吃了可以延年益壽,病人吃了能祛病。藥書上說:羅浮山東澗、白雲山蒲澗中有之,以長在懸崖絕壁上不沾沙土,一寸九節,紫花者為佳。於是他決計到白雲山蒲澗尋找九節菖蒲。

他穿過叢林,跑了一山又一山,來到蒲澗,尋了一處又一處,終於,在一山澗旁,有異香飄過來。他知道,附近一定有異草。循著香氣尋去,正是那九節菖蒲,九節、綠玉、三花、紫茸、奇香襲人。他趕忙摘了幾枝,救人如救火。

安期生將鮮嫩的九節菖蒲搗爛,用榨出的汁液滴入奄奄一息的病人口中,不到半個時辰,病人蘇醒了,再用一些藥後,病人已能坐起。第二天,病人就基本康復了。

這件事很快傳遍了羊城,後來越傳越神,也越傳越遠,最後竟傳到了京都秦始皇那裏去了。秦始皇聽說找到了長生不老之藥,即下詔書,命他快快進貢。安期生依然是那句舊話:“千年後到蓬萊山來見我”。始皇雷霆大怒:“我能活到千歲,還要什麼不老藥!他若不肯,取他頭顱見我!”

安期生只好回到了蒲澗。他真不想將這稀世珍寶進貢給那暴君。在懸崖邊,他漫不經心地將一枝九節菖蒲送進嘴裏,輕輕一嚼,一股異香沁人心脾,頓覺神清氣爽。當他再去摘第二枝時,所有的九節菖蒲全不見了。他正在疑惑時,一個老人向他走來,道:“你不是安期生嗎?想把九節菖蒲進貢給秦始皇?哈哈……”安期生大吃一驚,不等他回答,那老人又道:“你不會好心到連好壞人都不分的地步吧?”說完,老人就不見了。

安期生頓時醒悟過來:我怎能為一個暴君去采什麼長生不老之藥呢?我寧可一死,也不能作這種是非不分的事。於是,他縱身跳下崖去。他只覺得耳朵邊風聲颼颼,可身子卻飄然而起。原來從半山腰裏突然飛出一隻碩大無比的白鶴,箭一般地飛過來,用它的雙翅輕輕地把安期生托了起來,直向天邊飛去。

安期生飛升的那天是陰曆七月二十五日,後來廣州人以這一天為“鄭仙誕”。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前後, 廣州人會結伴遊白雲山,漸漸成傳統習俗 。後人稱其飛升處為飛升台,並在其修煉處建菖蒲觀。 菖蒲觀歷經興廢,曾被改作佛寺,蘇東坡有詩雲:昔日菖蒲方士宅,後來簷葡祖師禪。位於白雲山麓,又建有“鄭仙祠”。可見這位“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仙人深受人們的愛戴。

參考資料
1、《史記》
2、《列仙傳》
2、中國仙話
(http://www.xinguangm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