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現代人類道德精神之二:哲母佛學篇(下)

三人行

【光明網 5月28日】

愛因斯坦平妖策,獨尊佛學樹大幟
 

(三)天地之根還有根

愛因斯坦不愧為一代科學巨匠,畢生為捍衛真理而奮鬥,他矢言:「我想做的事,不過是要以我微弱的能力為真理服務,甘冒不為任何人歡迎的危險」,他實踐了他的諾言。他曾指出:「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他還斷定:「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務請讀者諸君將愛因斯坦的論述放在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之下加以考察,纔能真切地體會到,在那無神逆流猖獗的年代,他的這番話語絕非無的放矢隨便說說,而是深思熱慮的心聲,反潮流的宣言,至少表明:

一,他的內心深處已經非常警惕科學之有偏,深懼如果全然聽任科學這根魔杖指引,天知道會被人類帶領到何方去?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吉凶禍福實難料逆,後果甚至不堪設想,所以他想補偏。

二,當是時,偽科學邪氣十足其勢洶洶不可一世,很難對付,人類面臨嚴重的精神危機與挑戰,愛因斯坦為此提出瞭因應之策:借助佛教蕩滌妖氛。他斷定:除非佛教,任何其他宗教均不足以應付現代科學的需求。顯然這是經過嚴肅的思考,精心的比較與鑒別以後作出的結論,所以他特別使用了「如果-必定」這一條件判斷式的命題陳述,籍以強調一種堅定的別無選擇的信念。畢竟,愛因斯坦是西方的一位實證主義科學家,與悠遠流長的東方神秘主義文化底蘊疏離過遠,這使他不大清楚佛學與佛教的區別,更不瞭解在佛家八萬四千法門中,佛教法門纔是一個尾數、佛教的發展衰落的歷史淵源以及末法時期的臨近,所以愛因斯坦纔有佛教與科學相依共存之說。

三,他尋尋覓覓,尋找人類精神之歸依。在唯物進化論烏雲壓城城欲摧之時,愛因斯坦蔑視要進瘋人院的恫嚇,斷然拒絕無神科學教,堅持有神論信仰;更令人贊嘆不己的是:作為一個虔誠的西方教徒,卻不囿於宗教門戶之見,不害怕被上的離經叛道的惡名,勇敢地尊奉東方佛學為「哲學之母」,表明這位西方學者在半個多世紀之前已經智慧地預感到:唯博大精深的東方佛學代表著人類的希望與未來,代表著人類正確的宇宙觀生命觀。

眾所周知,哲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總概括,現在愛因斯坦居然說哲學還有一位母親。可以想見:在這位科學巨人心目中,佛學享有何等尊崇的地位!正是:愛因斯坦平妖策,獨尊佛學樹大幟。儘管因著妖霧彌漫蒙蔽了心智,當時的人類不能立即作出積極的響應;今天當我們對人類道德精神進行深刻反思的時候,重提這位人類的驕傲以及他對人類的忠告,相信必定有助於人類精神的覺醒。

在愛因斯坦的概念集裡,哲學之母是一個不能再進一步定義的最高概念。而老子的道家概念則遠為精細,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總之,愛因斯坦不知道他的哲學母親到底是誰,而在老子那裡卻有著明確的答案:母者,生生不息的源泉之謂也,哲學之母當是喻指那孕生萬物的母性玄奥之門,那天地之根。

愛因斯坦無論如何想不到:他的哲學母親仍然站立在佛學最高殿堂的門口,離登堂入奥尚有一步之遙,眾裡尋他千百度,入得門來一笑逢:終結真理原來是那個不死的谷神,是謂玄牝,一句話就是道家的道佛家的法。正是:哲學之母天地根,天地之根還有根。

這道家的道佛家的法實在難以言傳,妙不可言,以至於連老子這樣的道家覺者都感到語言表達上的困難,所以他再三吟詠連打比方;而佛家覺者釋迦牟尼發現高層次的法涵蓋低層次的法,更上層樓更接近宇宙真理,但終其一生反復證悟而不可得,所以他說:法無定法,用以告誡後人不可將他的話當作絕對真理,限制了更高境界的追求。根本原因在於:直到曠世巨典轉法輪問世之前,還沒有任何一個人,包括老子和釋迦牟尼在內,能夠揭示出「不死谷神」,「是謂玄牝」的玄奥何在?能夠說清楚道家的道佛家的法究竟是什麼?  

參考書目:1)審判達爾文 美國詹腓力著(Philipe . Johnson)中譯本,文中雙引號引用的內容都引自該書,加雙引號的佛法一詞除外;
2)時間簡史簡從大爆炸到黑洞洞 英英國斯蒂芬.霍金著。

(http://www.xinguangm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