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聖主李世民(8)

李淵登基後,追封竇夫人為穆皇后;立世子建成為皇太子;趙公世民為秦王;齊公元吉為齊王,留守太原,總領十五郡諸軍事,為並州總管。

李淵稱帝時,李元吉只有十五歲,太原是李淵的王業之基,兵精糧足,存糧可用十年。並州是大唐的兵家重地,交給李元吉,李淵實在不放心,就派駙馬竇誕、右衛將軍宇文歆前去協助李元吉鎮守晉陽。

李元吉年紀不大,正事不諳;心地偏狹,專事奸邪,且心狠手毒。父皇遠在長安,急於平定中原,李元吉趁著天高皇帝遠,便在太原恣意游獵玩樂。

小字三胡的李元吉生性喜好田獵,出門必帶著狩獵用的鷹、犬等物要裝滿三十車,常說:“我寧可三天不吃飯,也不能一日不狩獵。”李元吉白天四處遊獵,踐踏民田,損毀莊稼,射殺牲畜,縱容左右搶奪百姓財物;當街射殺行人,以觀行人躲避箭矢來取樂;晚上則常常府門大開,溜到民間尋歡作樂,淫宿民女;百姓對他恨之入骨。

李元吉嫌這些都不夠刺激,就把家中數百名的奴僕、門客、侍女編做兩隊,讓他們披盔戴甲,分為敵我,互相廝殺,以此為戲。其間常有傷亡,李元吉也曾因此受傷。李元吉受傷,對他有救命之恩的乳母陳善意很是心疼,就一次次苦勸李元吉停止這種危險的遊戲。一次,李元吉邊喝酒,邊讓家傭們又裝扮起來互相角鬥以助酒興。陳善意怕傷了元吉,連忙趕來勸止,李元吉因而酒興大敗,氣得指著陳善意大罵:“這裏是本王的天下,父皇都允許我便宜行事,你是什麼東西?也敢管我!”說完,吩咐手下力士毆打陳善意。可憐的陳善意,一個柔弱的婦人,哪能經得住這些年輕力壯的武士們的拳腳,一會的功夫就一命歸西了。

陳善意本一個乳母,對李元吉的救命之恩從何而來?說來還是穆皇后竇氏慧眼識人。

西元603年,李元吉出生。穆皇后生下李元吉,一看李元吉的長相,嚇了一跳——瘦小枯乾,窄額尖顎,拱嘴嘬腮,鼠目鷹鼻。穆皇后心想:自己美貌驚人,夫君也氣度不凡,哪來的這麼個不倫不類的怪物?這是何方妖孽,敢借我的貴體投胎為害?穆皇后不想撫養這個孽障,吩咐下人陳善意趕緊抱走丟掉。陳善意動了婦人之仁,就私自留下了這個孩子,自己餵養。等李淵回來,陳善意便把孩子抱給李淵。李淵看罷孩子,也大為驚異。然而孩子畢竟是夫人所生,李淵不捨得丟棄,就勸夫人留下,並取名元吉,以沖其不詳的容貌。

李元吉胡作非為,宇文歆屢諫無效,只好給李淵上表奏明李元吉的劣行。李淵免了李元吉的官職,並把他招回長安。事後李元吉不知反悔,卻感覺無官無權的日子實在不好過,就求並州的父老上表請旨,請求父皇繼續留用自己。李淵也沒能量才施用,一見並州父老請旨,就順水推舟地又將元吉複官為並州總管。殊不知,此舉竟為大唐釀下了大禍。

宋金剛被竇建德擊敗後,投奔劉武周,得到劉武周的重用和禮遇。宋金剛趕走了糟糠之妻,迎娶了劉武周的妹妹。宋金剛力勸劉武周趁李淵初立,根基未穩,率部南下,攻取並州,以圖天下。劉武周與宋金剛各帥人馬屢犯並州,勢如破竹,連取數城。

劉武周犯境,李淵大驚。武德二年七月(西元619年),右僕射裴寂請命領兵前去拒寇。裴寂在介休與宋金剛相遇,被宋金剛打的幾乎全軍覆沒,裴寂落荒而逃,飛馳一日一夜,逃到晉州。裴寂敗退晉州後,晉州以北城鎮全部陷落,只有西河獨存。

劉武周大軍壓境,齊王元吉頗有自知之明:裴寂都不是宋金剛的對手,自己哪有本事據守太原,對抗劉武周!他就想了個辦法臨陣脫逃,找來司馬劉德威:“你以老弱之兵守城,我以強兵出城迎戰。”元吉連夜攜妻妾家小棄城逃回長安。元吉剛走,劉武周就兵臨城下,晉陽土豪打開城門接納劉武周大軍,晉陽失守。

李淵聞訊大怒,怨宇文歆對元吉輔弼不利,想斬殺宇文歆。禮部尚書李綱勸諫道:“齊王年少驕逸,竇誕不曾規諫齊王,又助其掩蓋,使兵士民眾怨恨,齊王今日之敗,是竇誕之罪。然而宇文歆屢諫齊王,齊王不聽,宇文歆又向陛下表奏實情,宇文歆是忠臣啊,怎麼可以斬殺呢!”李淵覺得李綱所言極是,元吉頑劣,不行善事,非他人所能禁止,就赦免了宇文歆與竇誕。

元吉是如此貌狀,太子建成又當如何?

禮部尚書李綱領太子詹事,起初,建成非常禮敬李綱。日子久了,建成的本性就暴露無遺了——飲酒無度,親昵小人,聽信奸佞讒言,疏薄骨肉親情,妒忌秦王世民功高。李綱多次上書勸諫,建成依然故我,李綱深知朽木難雕,心中抑鬱,就向李淵稱病辭官。李淵很生氣,大罵李綱:“你情願做何潘仁的長史,卻恥於為朕做尚書嗎?何況現在正讓你輔導太子建成,你卻堅決要走,是何道理?”李綱連忙磕頭:“何潘仁,只是一介賊寇,每當他想枉殺好人,臣一諫即止,為他做長史,臣無愧於心;陛下乃創業明主,臣無才,臣所言之于陛下如同以水投石,臣諫太子也是如此,臣不敢久居廟堂,以汙天臺,所以,臣請陛下准臣辭官回家。”李淵龍顏不悅,駁回了李綱的辭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李淵做了皇上,群臣都等著封賞。李淵對裴寂封賞最厚,滿朝文武無人可及。民部尚書劉文靜的心裏頗為不平:自己是李淵起兵的首功之臣,出使突厥,東征西討,才略功勳都在裴寂之上,卻位列其下。所以每次廷議,裴寂說東,劉文靜必道西,多次當眾侵辱裴寂,二人隔閡越來越深。

武德二年八月的一天夜裏,劉文靜與弟弟劉文起喝悶酒,邊喝邊聊,說起裴寂,劉文靜拔出佩刀,投向柱子:“我早晚會殺了裴寂!”偏巧劉文靜家中鬧鬼,劉文起招來巫眾披頭散髮,口銜尖刀在夜晚驅鬼。被劉文靜一個失寵的侍妾拿來做了文章,侍妾讓她的家兄去告劉文靜謀反。李淵召來群臣廷議此事。裴寂說劉文靜必反,應該殺了他以絕後患;李綱、蕭瑀(煬帝蕭皇后的弟弟)都上奏劉文靜不是謀反;李世民更是為劉文靜陳情:“當初在晉陽,是劉文靜先定了起兵之策,才告知裴寂;攻克京城後,父皇對二人封賞懸殊,使劉文靜大為絕望,劉文靜絕非謀反。”李淵思來想去,還是採納了裴寂之言,將劉氏兄弟以謀反罪梟首示眾。

李世民在軍事上的天才與成就,古今中外無人能及。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具天賦的軍事統帥,也是最神勇善戰的無敵將軍。他平生身歷幾十場大戰,每一場大戰戰前他都要親自勘察敵情,做到知己知彼,依據實情周密部署;統帥全軍以逸待勞、耗敵糧資,避其鋒芒、挫其精銳,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最小的傷亡獲取最大的戰功;每一次作戰中,他都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主帥驍勇無畏,全軍將士的銳氣自然大增,李世民親帥的唐軍銳不可擋,個個如下山的猛虎,其戰鬥力可以以一當十。在人類上下五千年的軍事史上,李世民創下了一個不敗的神話。然而,在大唐初立的首次大戰中,因劉文靜、殷開山違背秦王軍令,使李世民所帥的唐軍遭遇了一次空前絕後的慘敗。

李世民西討薛舉、薛仁果

武德元年七月(西元618年),隴西的薛舉傾其全國十幾萬精銳進逼高墌(音址,今陝西長武東北),遊兵闖入豳(音彬)、岐等地。薛舉來勢兇猛,隴西兵強馬壯,李淵建唐之初就面臨著關乎大唐生死存亡的一場大戰。大敵當前,李淵命年僅十九歲的李世民為西討元帥,以劉文靜為行軍長史、納言;殷開山為司馬,帥八路總管,統數萬唐軍西去征討。

西討唐軍來到高墌,李世民下令深溝高壘,堅壁不出。意在挫其精銳,耗其糧草,避其鋒芒。安營不久,李世民突發瘧疾,臥床不起。便把劉文靜和殷開山召入內帳,囑咐他們:「薛舉懸軍深入,糧少兵疲,其利在速戰。如果賊軍前來挑戰,你們千萬小心,不可出營應戰,等我病好了,再為諸君破敵。」並把軍事大權委託給二人。退出李世民的帥帳,殷開山對劉文靜說:「看來秦王擔心你不能勝敵啊,才會說出這番話來。薛舉得知秦王生病,一定會輕視我們,我們應該對他耀耀武力,揚揚軍威,也讓秦王看看你我不是等閒之輩,沒有秦王,我們一樣可以取勝。」劉文靜也恃才而驕,二人一拍即合,把秦王的囑託拋到腦後,將全軍帶到高墌西南陳兵佈陣,依仗著兵多將眾,也不設防,就向薛舉宣戰。

李世民聞訊,料定他們必敗,趕緊修書一封,令他們立即撤軍回營。書信還未送到,薛舉就已暗中派兵在唐軍背後殺出,在淺水原大敗唐軍。八路總管路路皆敗;大將軍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被俘;士卒十之五六被俘殺。李世民得知後心如刀絞,只好引殘兵敗將退還長安。薛舉佔領高墌城,把陣亡的幾萬唐軍屍體堆在一起,封土為丘,做成京觀,以耀其武功。(京觀,古代為炫耀武功,聚集敵屍,封土而成的高塚。)

回長安後,劉文靜、殷開山被免官。

八月,正當大獲全勝的薛舉要一鼓作氣,揮師關中,攻取長安之時,命運卻安排他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薛舉因病亡故,進軍關中計畫暫告擱置。他的兒子薛仁果在高墌城即位。薛仁果做太子時,與眾將多有不睦;即位後,西秦內部將領與君主離心離德,大大削弱了其戰鬥力,形勢開始發生逆轉。

李世民再次掛帥西討,大軍來到高墌城外,依舊深溝壁壘,堅壁不出。薛仁果派大將宗羅睺討戰罵陣,唐將們被罵得都按耐不住了,紛紛請求出戰。李世民曉諭眾將及三軍:「我軍新敗,士氣低落,賊方恃勝而驕,必有輕我之心,我們應堅壁以待,等他們氣焰掃地時,我們再一戰克敵。現在還不是開戰的時候,再有敢言出戰者,斬!」

整整六十天過去了,秋去冬至,陰曆的十一月,西北的高墌已是地凍天寒,薛仁果的糧草也已耗盡,兵士們饑寒交迫,軍心渙散,薛仁果的將領不斷有率部降唐的,李世民覺得決戰的時機成熟了,就派行軍總管梁實在淺水原安營紮寨,用以誘敵。

唐軍出戰,薛仁果大喜過望,派大將宗羅睺帥全部精銳猛攻梁實所部,梁實守險不出,水源被宗羅睺切斷,軍中無水,人馬數日不飲。宗羅睺攻勢越來越猛。李世民揣度賊軍已疲,對諸將說:「可以出戰了。」終於等來了開戰的軍令,唐軍將士們群情振奮,士氣高昂,只等著天明後一場大戰的到來。

第二天早上,隆冬的一輪紅日從東方噴薄而出,碧空萬里如洗,風平物靜,幾萬唐軍將士的屍骨堆積成的京觀還在赫然聳立著,他們的忠魂在默默地期待著,期待著大唐將士們高唱凱歌得勝雪恥的那一刻……

右武候大將軍龐玉迎著初升的朝陽,已經在淺水原南面排兵佈陣了。唐軍一出,宗羅睺帥部象饑餓已久的狼群一樣撲向龐玉大軍,龐玉所部力不能支,正要潰退時,李世民親帥唐軍大隊人馬,從淺水原北面如下山猛虎般衝殺過來。宗羅睺趕緊令將卒掉轉馬頭,北向迎戰。李世民一馬當先,帥幾十個驍將衝進敵陣,唐軍士氣頓增,喊殺聲驚天動地。將乏兵疲的西秦軍,頃刻間便潰不成軍,十幾萬大軍退潮般散去。李世民帥兩千騎兵乘勝追擊。穆皇后的堂弟竇軌不久前剛吃過西秦的敗仗,餘悸未消,上前抓住世民的戰馬韁繩,苦諫世民不可輕進。李世民說:「我思慮已久了,我軍此時的破竹之勢斷不可失,請舅父別再說了。」說完,李世民就躍馬追出。宗羅睺所部節節敗退,李世民的唐軍猛追不捨,不容他們進入高墌城內,西秦敗軍只好逃回隴西。

李世民陳兵于高墌城下,傍晚,唐軍陸續都趕到了。夜半,薛仁果的守城將士紛紛下城來降,薛仁果看大勢已去,第二天早上出城請降。

李淵遣使西來勞軍,並告訴世民殺光西秦將卒,以報前仇。李世民只殺了幾十個頑首,餘者上萬精銳收歸唐軍,還令薛仁果的兄弟及宗羅睺、翟長孫等薛舉舊將統領,世民同他們遊獵騎射,親密無間,西秦將卒們無不畏威銜恩,甘願效死。李世民又尋訪到了賢名遠播的大學士禇亮(褚遂良之父),引入秦王府,禮遇甚厚。

那時,李密新歸大唐,李淵派李密到豳州迎接凱旋的李世民。「掛角讀書」的李密自視甚高,一直以為「李氏代楊」的主角是自己,所以儘管歸附了唐朝,也沒把李淵放在眼裏,與李淵在一起,常面帶輕慢。等他見了李世民,竟被李世民的天姿神武,軍威嚴肅所懾服,不敢仰視,偷偷地對殷開山說:「秦王才是真正的英主啊!」

李密的河南瓦崗軍聲勢浩大,與東都的王世充屢屢交戰,怎麼突然歸附李淵了?

李密屢攻東都不下,就有了歸降東都之主皇泰主楊侗之意,並上表請降。適逢宇文化及兵臨東都,皇泰主使了個一箭雙雕之計:讓李密先在城外剿滅宇文化及再入城,借此削弱雙方勢力。李密大敗宇文化及後,瓦崗軍的士卒與戰馬也折損大半,宇文化及敗走,後被竇建德所殺;王世充堅決不同意李密歸降東都,便乘機大敗李密,截獲了李密的珍寶美女無數、將卒十余萬,榮歸東都。秦叔寶,程知節、羅世信等,迫於無奈,投降王世充。(武德二年,秦叔寶、程知節、羅世信先後棄王投唐。)單雄信驍勇敏捷,善用馬槊,名冠諸軍,軍中號稱 「飛將」。然而單雄信缺少忠義,輕於去就,李密失利後,率所部投降王世充。

萬般無奈之際,李密於武德元年十月,帥王伯當、魏征等歸附李淵,受到李淵的禮遇,呼之為弟。

李密降唐,人降心不降。武德元年十一月,李淵遣李密到山東招撫舊部,李密乘機叛逃,十二月被唐行軍總管盛彥師劫殺。王伯當明知叛唐必死,苦諫李密不聽,只好捨命陪故主,與李密一同被殺。

李世民東征宋金剛、劉武周

武德二年夏,宋金剛、劉武周大軍南犯並州,齊王李元吉臨陣棄城脫逃,很快,宋、劉以破竹之勢佔領河東各地。

十月,蒲阪的王行本與劉武周聯手犯唐,來勢洶洶,兵鋒甚銳。李淵大驚,情急之中,想棄河東只守關中,忙出手詔:賊勢凶猛,難與爭鋒,放棄河東,謹守關西。李世民上表請戰:「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萬不可放棄。臣請精兵三萬,必踏平劉武周,收復河東失地。」李淵聽後大喜,在長春宮親自送世民出兵東征。

十一月,黃河已經封凍,秦王世民引兵從龍門乘堅冰渡河,屯兵柏壁(今山西省運城市絳縣),與宋金剛對峙。河東已被宋金剛搶掠一空,世民軍中無糧,只好向民眾征糧。民眾一聽是秦王帥兵而來,都來歸附,紛紛獻糧。有了軍糧,李世民下令休兵秣馬,大軍堅壁不戰。

一天夜裏,李世民帶領幾個騎兵勘察敵情,困乏之際,李世民與一個甲士在土丘上睡著了。不久,賊兵從四面包抄過來。李世民與甲士還在酣然沉睡、渾然不覺。千鈞一髮之際,一條蛇正追食一隻老鼠,竄到了甲士臉上,甲士驚醒,發現已被包圍,忙叫醒世民,二人飛身上馬,剛跑出一百多步,就被賊軍追上,李世民張弓搭箭,射死賊軍驍將,賊兵才退去。真是吉人自有天相,李世民化險為夷,平安回營。

按兵不動的日子久了,將士們都想真槍實刀地與宋金剛的賊軍較量較量,總這麼耗著實在難受。諸將都來向秦王請戰。他們沉不住氣,李世民可能沉得住氣,世民安撫眾將:「宋金剛懸軍深入,精兵猛將,都聚在這裏。劉武周據守太原,全倚仗著宋金剛做前鋒和屏障。宋金剛軍中沒有蓄積,靠虜掠為生,速戰才對他有利。我軍偏不與其速戰!閉營不出,養精蓄銳以挫其鋒芒。等他糧盡計窮了,自然就逃走了。那時,我軍再出兵追擊,必定大獲全勝。」

宋金剛等了一冬又一春,等得草木枯了又榮,大雁去了復還,花兒謝了再開,李世民的大隊唐軍就是不出戰,宋金剛被困在柏壁,戰不得,進不得,糧草也已告罄了,武德三年四月,宋金剛只好率眾北逃。

李世民帥唐軍緊追宋金剛,一晝夜追出200多里,雙方大戰幾十回合,將士們無不困乏、饑餓、疲勞。總管劉弘基抓住秦王的馬轡頭,力諫秦王別再北追了:「大王已經擊破賊寇,又追寇甚遠,戰功卓著,請大王憐惜自身,不必再深入追敵了。況且士卒饑疲交加,我們先在這駐營吧,等著軍糧運來了,我們再深入也不遲啊。」世民說:「宋金剛計窮而逃,軍心離散,正是徹底摧毀他的時候;功難成而易敗,機難得而易失,現在如果不乘勝追擊,給了他思考和準備的時間,再想翦滅他就難了。我以此身竭忠徇國,哪有閒暇顧及身體!」說完就策馬奮進,一直追到雀鼠谷(介休附近),一日內兩軍大戰八次,唐軍每戰每勝,斬俘賊軍幾萬人,李世民二日沒有進食,三日沒有解甲。

夜幕降臨了,李世民帥兩日未食的唐軍露宿雀鼠谷,全軍上下就只剩下一隻羊了,李世民與全軍將士一同喝了點羊湯聊以充饑。

宋金剛帶兩萬殘兵逃到介休。李世民不給他喘息的機會,帥軍追到介休。宋金剛知道躲是躲不過去了,只好硬著頭皮,以殘兵敗將背城佈陣,南北綿延七里之遠,誓與唐軍決一死戰。李世民派總管李世勣(徐懋功)、程知節、秦叔寶帥唐軍在北面迎敵;令翟長孫、秦武通帥唐軍在南面拒寇。宋金剛所部拼死一決,南北唐軍禦敵不利,此時秦王帥精銳騎兵以泰山壓頂之勢從宋金剛的陣後殺出,一戰克敵。宋金剛僅帶幾百個騎兵落荒逃回突厥。後因想逃回上穀,途中被突厥抓回腰斬。

劉武周得知宋金剛敗走,也棄並州逃往突厥。後因謀劃率眾逃歸馬邑,被突厥發覺,將其斬首。

尉遲敬德(宋金剛的大將)收攏宋金剛的餘眾堅守介休。經過幾次交戰,李世民打心眼裏喜歡尉遲敬德,就派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前去招降敬德。尉遲敬德也很仰慕李世民的神勇與智慧,就與尋相舉介休和永安二城來降。得了尉遲敬德這員大將,李世民高興得無以言表,任其為右一府統軍,統領其八千舊眾,與唐軍諸營相參,毫不戒防。

李世民西討,平了西部的薛仁果;東征,滅了北方的劉武周、宋金剛,此後中原上下能與唐抗衡的只有河南的王世充和河北的竇建德了。

李世民取東都,力戰王世充

武德三年七月,(西元620年)李世民東征凱旋後,稍作休整,取東都的這場硬仗又落到了他的頭上。儘管李元吉不成器,做父親的李淵也不願讓他自甘墮落,這次取東都,李淵就派他同世民一同前往,叮囑元吉:“此去東都,悉以世民令是從,不可妄自造次。學學世民的文韜武略、胸襟坦蕩、寬厚仁愛,多長些見識和本領,別竟幹些損我皇家尊嚴的勾當!” 元吉鼠眼低垂,心裏不服,表面卻唯唯稱諾。

李世民親帥數萬唐軍,帶著羅世信、尉遲敬德、秦叔寶、程知節、屈突通、殷開山、李世績等忠勇驍將,浩浩蕩蕩開赴東都。

王世充于武德二年廢了皇泰主楊侗,(後逼楊侗飲毒酒自盡未死,又將其縊殺。)自立為帝,國號鄭。

王世充是胡人之後,“豺聲捲髮”,體魄魁偉,熟讀兵書,能征貫戰,口蜜腹劍,曾是隋煬帝的心腹寵臣。見多識廣,城府尤深,根基甚厚,又據守東都多年,很多小的割據勢力不斷歸附於他,他的實力絕非薛舉父子與劉武周、宋金剛能比。加之東都城防堅固,武器精良充足,將多卒眾,易守難攻。王世充聞報唐兵來討,立即徵調各州鎮驍勇善戰的兵士雲集洛陽,設立四鎮將軍,分守四城。

李世民令羅世信為前鋒,攻打慈澗,王世充親率三萬大軍前來救援。恰巧李世民帶著幾個騎兵探勘王世充的軍營,卻與王世充的大軍不期而遇,被世充大軍重重圍困。李世民天生的神膽,無所畏懼,又有天神護佑,故總能化險為夷。李世民不慌不忙,張弓搭箭,左右馳射,矢無虛發,世充士卒應聲而斃,並活捉了王世充的大將燕琪,世充大軍畏縮而退。回到營中的李世民滿面的塵垢,守營的兵士硬是沒認出是秦王,想把世民拒在營外,世民摘下頭盔,兵士這才認出是秦王。跟隨這樣膽略過人、捨生忘死的長勝主帥出征,士卒們都信心倍增。第二天,李世民帥五萬大軍進軍慈澗,王世充連忙帶領慈澗的守軍退回洛陽。李世民將唐軍駐紮在北邙,成連營之勢緊逼洛陽,又派王君廓從洛口斷了王世充運送糧餉的通道。

八月,王世充在青城宮列陣,秦王世民也列陣相迎,兩軍隔水相對。王世充問世民:“隋室傾覆,唐帝居關中,鄭帝駐河南,世充不曾西侵犯唐,秦王忽然舉兵東來,所為何故啊?” 世民令宇文士及回應王世充: “大唐已立,四海之內鹹仰皇風,唯公獨阻聲教,特為此而來!” 世充又說:“唐鄭休兵講和,豈不更好!” 世民又令宇文士及回應:“秦王奉詔取東都,沒有講和的餘地!唯有公舉城來降。” 王世充大怒:“一個娃娃,好大的口氣,也敢令我降唐,癡心妄想!” 傍晚,秦王與王世充各自引兵回營。

九月,兩軍對峙期間,王世充的州縣守將紛紛舉城降唐;這時,唐營劉武周的舊將尋相等也多有叛逃。諸將擔心尉遲敬德也將叛逃,就把他綁起來關在營中,屈突通,殷開山勸世民殺了他,以防後患。李世民不聽,世民一向襟懷雅量,用人不疑。李世民吩咐給尉遲敬德鬆綁,把他請到自己的臥帳,請他坐下,拿出一包黃金:“大丈夫應以義為重,不要計較小的嫌怨,我永遠也不會信讒言殺忠良;如果你一定要走,我雖不舍,也不強求,這點黃金權做你的盤資路費,略表你我共事之情分。” 尉遲敬德“撲通” 跪在秦王面前,聲淚俱下:“我得遇明主,自是萬死不辭,何曾動過叛逃之念?敬德不才,願以此生報效大王的知遇之恩。” 此後,李世民對尉遲敬德恩寵日隆。

不久,李世民帥五百精騎覘敵,剛登上魏宣武陵,王世充就率萬余步騎兵突然趕到,將世民所部圍在裏面。單雄信一馬當先,持槊刺向世民,尉遲敬德飛馬擋住單雄信,高聲斷喝:“膽大狂徒,休傷我主!” 說著,奪過單雄信的槊,將其刺傷墜馬,護著世民沖出重圍。世民帶著敬德和五百騎兵反復衝殺王世充的大軍,毫無阻礙。這時,屈突通引大軍來援,王世充大敗而歸,一萬多人,死的死,俘的俘,所剩無幾。

秦王在營中選出了一千多精銳,人人皂衣玄甲(穿黑衣,披黑甲),分為左右隊,由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別將領。每次出戰,李世民必親披玄甲統帥玄甲軍做前鋒,乘機擊敵,所向披靡。敵人一見玄甲軍,無不望風而逃。這支玄甲軍是李世民取東都的唐軍中戰鬥力最強的一支騎兵。

武德四年二月,(西元621年)王世充所轄的州鎮紛紛降唐,東都洛陽已是“一片孤城萬仞山”了,世民下令圍攻洛陽城。

城中守禦森嚴,五十斤重的大砲飛石,可投二百步之遠,從城中滾滾而下;箭頭大如巨斧的強矢,可射五百步之遙,密如雨點,唐軍無法進前。儘管唐軍四面攻城,日夜不息,一連攻了十幾天,還是毫無進展,洛陽城牆巋然不動。

從武德三年七月至此時,七個月過去了,唐軍士卒皆疲弊思歸,總管劉弘基等唐將也都請求世民班師。世民說:“我軍今大舉而來,當取下東都,一勞永逸。東方諸州已望風款服,僅剩洛陽一座孤城,其勢難久,功在垂成,為什麼要半途而廢,棄之而去呢!”於是下令:“洛陽不破,師必不還,敢言班師者,斬!”

世民下書給王世充,曉諭其禍福利害,謹以城中百姓為計,勸世充早日降唐,可保其榮華富貴,一家平安。王世充不予理會。王世充早已向河北的竇建德求援,竇建德正帥十萬大軍,水陸並進,滿載糧食向東都而來。儘管王世充與世民多次交鋒,且屢戰屢敗,他還是把世民看作難成大事的娃娃,輕蔑地稱世民為“童子”(娃娃)。一個娃娃又何足為懼?

世民令唐軍在洛陽城周圍挖深溝,築高牆,作為防守。此時洛陽已糧盡,城中百姓十戶僅存一戶,餘者都饑餓而死,遍地死屍,相枕於道……

李世民虎牢關巧勝竇建德

竇建德在酸棗屯軍,派人給秦王下書,請秦王退兵,歸還鄭地,重修舊好。世民召集眾將商議,多數都主張退軍,以免王、竇相聯,唐軍腹背受敵。世民說:“我帶精銳先入武牢,(即虎牢,因避李淵祖父李虎名諱,故唐稱武牢。)扼其咽喉要道,阻斷竇建德的夏軍南進,餘者繼續圍困東都。世充糧盡、內外離心,眼看就要大軍崩潰了。我軍宜速入武牢,據武牢之險,翦滅竇建德。竇建德一敗,東都食盡無援,不攻自破。”

李世民只帶了3500騎兵進駐武牢。一天,世民帥500精騎覘竇建德軍營,自己只留四人,與尉遲敬德一同前往敵營。余者由李世績、程知節、秦叔寶統領,埋伏在道路兩旁。李世民邊走邊對尉遲敬德說:“我持弓,你用槊,縱使敵軍百萬,又奈我何?”進入竇建德軍營後,秦王大呼:“秦王世民到了!”竇軍沖出五千多騎追趕世民,世民的四個隨從嚇得面無血色,世民讓他們先走,自己與尉遲敬德殿后,不緊不慢地把敵軍引入唐軍埋伏圈。李世績、秦叔寶、程知節一躍而起,奮力衝殺,夏軍大敗。

四月,王世充騎將楊公卿、單雄信領兵出戰,齊王元吉帥唐軍迎戰不利,行軍總管盧君諤戰死。

世民與竇建德相持20多天后,唐軍的一個密探回來稟報:“竇建德只等唐營的軍馬草料磬盡,到河北草地牧馬之時,竇建德就要帥軍襲擊武牢了。”

得到密報後,李世民將計就計。五月,世民把上千匹馬放到河北以誘建德出戰。竇建德以為唐營草料告罄,取武牢進軍洛陽的時機到了。一大早,竇建德親率十萬夏軍,出牛口列陣,北距黃河,西薄汜水,南屬鵲山,綿延二十多裏,士卒們大喊著向武牢開來。據守武牢的唐軍只有3500人,眾將皆懼。李世民登上高丘瞭望,對諸將說:“竇建德兵起山東,沒見過大敵,今日逼城而列陣,足見其有輕我之心。我軍按甲不動,只等到了中午,竇建德的士卒們疲勞饑渴之時,必撤軍回營,我軍再行追擊,午後,必定克敵。”

到了中午,暑熱難耐,叫喊了一個上午的夏軍疲憊饑渴,紛紛坐下歇息,互相爭水而飲。這時,河北的上千匹馬也帶回唐營,世民帥軍衝殺過去,夏軍大亂。十多萬人馬混戰在一起,人嚷馬嘶,震耳發聵;塵囂四起,遮天蔽日。世民乘機帥程知節、秦叔寶、史大柰、宇文歆等卷旆而入,沖到夏軍陣後,高舉大唐旗幟,竇建德將士回頭一看,以為已被唐軍包圍了,大舉潰退。建德中槊,竄到牛口,被唐軍活捉。世民責問竇建德:“我以干戈問罪,本在王世充,得失存亡,與你無關,你何故越境,犯我兵鋒?”建德哆嗦著回答:“今若不來,恐勞遠取。”李世民把俘獲的五萬多夏軍,當即遣散,放他們回歸故里。

世民押著竇建德來到洛陽城下,王世充在城上看到竇建德被捆綁著押來,頓覺五雷轟頂,最後的希望徹底破滅了!豆大的汗珠一顆一顆從王世充的頭頂滾落到臉上,王世充癱軟下來……眾將將王世充攙扶回宮,並勸其以城降唐。

王世充走投無路,就穿上素服,領著兒子、群臣2000多人,到唐營向世民請降。李世民以禮待之,並問世充:“閣下一直把我當作娃娃,今天見了娃娃,因何如此恭敬啊?”世充叩頭謝罪,無話可說。

東都珍玩珠寶,琳琅滿目,無以數計,世民一無所取,令蕭瑀、竇軌等封守府庫;又命記室房玄齡入中書、門下省收取前隋的圖籍制詔,不幸都被王世充所毀,一無所獲。

大將李世績來見秦王:“大王,我與單雄信親如兄弟,誓同生死,且雄信驍健絕倫,是一員猛將,我願用我所有的官爵為他贖罪,請大王免他一死。”世民不允。李世績再三懇求,世民因鄙視雄信有勇無忠,堅決不肯赦免。李世績哭著退了出來。單雄信問斬前,李世績為他送行,淚水灑滿了壯士的臉龐:“今日不與兄同死,不是憐惜餘生,只因我已以身許國,忠義已難兩全;況且我死之後,誰來照顧兄的妻子兒女?”說完,李世績從腿上割下一塊肉,放到單雄信的嘴裏:“讓我的肉陪兄入土,以踐昔日生死與共的誓言。”

王世充的手下有一個吃人惡魔朱粲。此人在江南起兵,擁眾20萬,四處作亂,兇殘無比。一旦軍中無糧,又擄掠不獲,就讓士卒把婦女、嬰兒抓來烹食,並說:“世間的美味莫過於人肉,但使他國有人,何憂我軍饑餒無食!”後來兵敗,以數千殘兵請求投唐。李淵派散騎常侍段確前去菊潭迎接。朱粲設宴款待段確一行,段確貪杯,醉酒之人口無遮攔,席間竟然戲問朱粲:“素聞你喜歡吃人肉,不知人肉是何滋味?”朱粲心想:當著矬子不說短話,我還沒到長安呢,唐使就如此待我;依此情形,我去了長安,也沒我什麼好果子吃!便大怒:“醉酒之人的肉味,就如同用酒糟過的豬肉的味道一樣鮮美!”段確一聽,這分明是在罵自己呢!便破口大駡朱粲:“膽大狂賊,你一旦入朝,只是一介奴僕,還敢再吃人不成?”朱粲說:“不用等入朝,我現在就要嘗嘗酒糟人肉是何味道!”說罷,朱粲吩咐手下把段確及其帶來的幾十個人全部殺光烹了,又與賊眾們美餐了一頓人肉。之後,朱粲率殘眾投了王世充,被王世充封為龍驤大將軍,委以重任。

秦王將王世充黨徒中罪大惡極者朱粲、段達、單雄信、郭善才等十幾人斬于洛水之上。士民們憎恨朱粲慘無人道,紛紛向朱粲投擲石塊,把朱粲的屍首砸成了一堆肉泥。

六月,秦王身披黃金甲,帥甲士三萬人,牽鐵馬一萬騎,前後部鼓吹樂奏,押著王世充、竇建德,滿載著隋氏器物輦輅,凱旋長安。

世民自十八歲起兵以來,親歷幾十場大戰,每次作戰都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因有天神相護,世民卻毫髮無損,從未受過一點矢刃之傷,堪稱奇跡。然而,來自同胞兄弟的一次次暗害,卻使世民有如遊歷鬼門關……

群雄逐鹿戰中原

血染塵沙蔽雲天

躍馬橫弓破敵陣

英年神武定坤乾

未完待續,版權作者所有。@*

(參考史料——《資治通鑒》、《隋唐嘉話》、《舊唐書》、《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