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導致物種滅絕的罪魁禍首?

周同 收集

【光明網2月3日】在造成野生動植物資源危機的諸多因素中,人類對其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商業目的的利用是最主要的因素。

生物生活的空間不外乎海洋、陸地和天空,但環顧四周,世界上森林、草原和海水資源形勢不容樂觀。草原超載過牧,嚴重退化;森林覆蓋率低,零碎分散;水域污染,面積減少。北美大平原的 97% 已經消失,在美國大陸的 48 個州中有許多受保護的大平原生態環境,但是其中幾乎沒有一個同時有美洲野牛、熊和狼。中國是世界上沙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沙漠化面積達到 160.7 萬平方公里,超過全國耕地面積的總和,而且每年以 2460 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這使得一些稀有或敏感的物種難以繼續生存。

有資料顯示,全世界的森林面積正以每年約 1700 萬公頃的速度消失。中國的森林面積雖為 1.3 億公頃,但其覆蓋率為 13.92%,僅為世界平均森林覆蓋率的一半,而且在最近的幾十年裡,森林破壞情況嚴重。中國最大的三片針葉林區:大興安嶺、長白山地和西南橫斷山區,70% 的天然林已被採伐;各種闊葉樹林也所剩不多。此外,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也對生物多樣性構成了威脅。全球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約有 230 億噸,空氣中的顆粒物質、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氫等污染物也大量增加,全球在日益變暖。在中國,對大氣污染十分敏感的地衣,在許多城市和近郊以及接近污染源的森林中已無法再尋覓到它的蹤跡了。

世界上絕大多數脊椎動物的肉可食,毛可衣,其中許多種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本世紀以來,各種先進的運輸工具和信息媒體被廣泛運用到動植物活體和產品的裝運上,使國際間野生動植物貿易(包括其中超出 1/3 的非法貿易)可獲得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利潤,這樣大量的野生動植物遭到獵捕。從 1850 年到 1870 年,北美野牛從 2500 萬頭下降到不到 1100 頭,美洲馬鹿的數目從 1000 萬頭下降到約 9 萬頭;在南部非洲草原上的羚羊群在 19 世紀後半葉幾乎被殺光,以獵取皮張出口;全歐洲有約 600 多萬頭□,每年大約被獵取 200 萬頭。

在中國,據國家環保總局的數據顯示:華南虎估計野外僅存數十頭,分散於湖南、江西、廣東、福建等省,一處多者 5 ─ 6 頭,少者 3 ─ 4 頭,已難於正常繁殖;海南長臂猿,據調查,過去島上 10 個縣均有分布,數量 20000 頭左右,目前僅余 15 ─ 20 頭,殘存於霸王嶺的小片森林中,已成為極度瀕危的種類;白鰭豚分布於湖北枝城以下的長江中、下游,由於長江航運的增長等原因,棲息地有效空間不斷減少,質量下降,導致種群數量急速減少,估計僅余 100 多頭,處於極度瀕危狀態。

資料來源: http://www.njhb.gov.cn/hbxj/other/

(http://www.xinguangming.org)